在白马街道塔影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线,除了冲锋在前的铁骨男儿,还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平时在家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疫情当前,她们是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巾帼力量。
有一种荣誉叫“我是党员”。30岁出头的何晓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平时住在三山区,年前放假带孩子一起回来过年。疫情发生后,得知村里在招募志愿者,她立即主动报名参加,“我是一名党员,我已经做好准备了,相信我们女同胞也可以奋战在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后,她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被安排在疫情防控点值守,负责登记外来车辆人员信息。“守住‘安全线 ’,就是守住了全村人的健康线。”除了登记信息外,她还不忘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遇到不理解的人,她耐心劝解,女性的细致和韧劲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一种责任叫“坚守岗位”。“您好,请出示下出入证。”“您好,请到这边登记一下,检查下体温,尽量减少外出。” 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不论刮风降温抑或是下雨下雪,在塔影小学疫情防控点总能见到詹金霞的身影。今年52岁的詹金霞,从事基层一线工作已有三十多年。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一心扑在了工作上。从打电话摸排外来返乡人员到走村入户,挨家挨户给片区的130户村民发放口罩,再到连日来在塔影小学卡点的值守,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同组的志愿者得知她身体不好,劝她回去调整一下,“村里缺人手,我这点小病痛又算得了什么呀,还能发挥余热呢。”
有一种青春叫“不负韶华”。“请假半天,下午返岗。”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十几天连轴转,令吕小梅的身体有些不堪重负,去医院打了点滴后,又匆匆赶回村里工作。95后的她去年刚进入村委会工作,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已经承担起村里大大小小各种办公室事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工作信息都是线上传达、线下执行,她所负责的上传下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即使在打点滴的时候,她也时刻紧盯着手机,关注各个工作群的消息动态,生怕漏掉了关键信息。此外,她还负责统计辖区内值守人员订餐、去街道领取防疫物资和宣传材料、采购所需用品、统计信息数据上报等,为大家的抗“疫”工作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年轻不是不会累,而是知道哪怕再辛苦,也依然会拼搏向前!
在抗“疫”战场上,还能看到许多这样的身影,深入摸排、走访宣传、给村民发放口罩的胡春华;配合村医每天上门做好返乡人员随访和体温测量工作、签订居家医学隔离书的胡小梅...她们都是奋战在一线女性的缩影,将责任扛在肩上,把小家藏在心中,贡献着自己的巾帼力量! 徐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