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弋江区最偏远的新大垾村,2019年11月份村里来了一位“第一书记”刘芳。疫情防控期间,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同村两委一起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共同守护村民的生命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坚决不发生,确保不扩散”的目标,刘芳和村“两委”立即行动起来,严格落实属地防控责任,组织党员干部入网入格入户,压实网格责任,严防死守、不留死角。她每天拿着小喇叭和志愿者步行6公里下村宣传,组织发放宣传单页和通告3500余份,悬挂防疫横幅40余幅,确保防控政策、防护知识家喻户晓。
1月30日,根据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和部署,新大垾村需安排人员到浅湾小区摸排外来人员信息,共计12栋楼1138户。由于村内尚有22个自然村需要摸排,两个疫情防控点还需要人员蹲守,考虑到人少任务重,她自己主动认领了3栋楼的摸排任务。连续多日奋战在抗疫一线,身体早已透支的她加上天气寒冷受凉导致身体不适,“刘书记,你脸色看起来不太好,今天休息调整一下吧。”“没事,我能行。”没有怨言、没有退却,3栋楼、5个单元、288户、600余人,刘芳逐户上门登记,并对家中无人或外出的居民多次电话联系核实,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疫情期间,有村民家中老人去世,非常时期人员不能聚集,刘芳立即与分片村干部上门安慰并宣讲当前形势和政策,“红事推后,白事从简,请节哀,希望大家能理解!”村民起初并不接受,刘芳苦口婆心,不断分析讲解当前疫情防控的政策,分析其中利弊和危害程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村民同意一切从简,为疫情防控让路。此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
村里实行封闭管理期间,在石硊交通桥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刚开始有些村民不理解,于是刘芳每天站在卡点给过往的村民耐心解释。每一次,大家看到的都是那个在寒风中挺直不变的身影,那个像“复读机”一样时时在线的“小话筒”。在感动和理解中,村民开始自觉遵守规定。有村民由外地归家途经重点地区,回村后需居家隔离14天,别人避之不及,刘芳主动上门向他们宣传居家隔离注意事项,为他们采购生活物资,每天和他们电话沟通抚慰情绪。“我以为别人会把我当‘瘟神’,可刘书记却时时关心、照料我们,我们一家人都很感动,一定会全力配合村委会工作”。
同事和村民们都由衷地感慨到,“刘书记让我们大家都服气。”2月23日,刘芳同志向党组织交纳了特殊党费1800元,“疫情无情人有情,希望我们人人出力,众志成城,彻底打赢这场战‘疫’。” 韩万民 朱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