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茂林镇唐里村人文呈龙1991年自部队退伍后一直在外打工。2011年看着老家年迈病弱的父母需要人照顾,他决定回乡创业。
回乡后,文呈龙很想大干一场,可资金来源却成了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三年的军旅生涯锻炼出他刚毅不服输的性格,他决心无论如何要试一试。在家照顾父母期间,因为很多战友托他买土鸡、土鸡蛋等农产品,文呈龙看到大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而逐渐生出散养土鸡的想法。2011年他开始学着养鸡,因资金不足,先小规模养了几百只鸡。因为刚刚学习养殖,经验不足,养的鸡经常是病的病,死的死,才养鸡的两三年里不仅没有赚钱,还欠下一些债务。
2014年,镇政府、村委会因文呈龙母亲长年生病、父亲也体弱多病,家里收入来源不足,生活困难的情况,将他家精准识别为贫困户。虽然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可以享受一些政府优惠政策,但文呈龙始终坚信人穷不能穷志,未来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的。
他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 2016年,转机终于出现了。在帮扶联系人宣城市妇联主席彪明翠和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唐里村将扶贫资金15万元入股文呈龙的养鸡场。文呈龙在得到扶贫资金的扶持后,正式将养鸡场注册为“泾县翠竹林生态养鸡场”,并开始规模化养殖,现鸡场共有鸡棚3个,散养土鸡约5000只,2017年销售额达35.5万元,雇佣散工7人,每人平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实现了稳定脱贫。
彪明翠每次来走访都询问起文呈龙的个人问题,觉得他老大不小了还单身一人,寻思着是该成个家了。彪明翠把她的想法告诉了泾县妇联主席李桂英和茂林镇妇联主席吴春芳,说:“文呈龙勤劳能吃苦,以前因照顾家庭耽误了成家,现在年龄也不小了,最好能成个家,有个人相互照应着生活。你俩是本地人,留意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如果能在茂林镇帮他找到对象那是再好不过了。”她俩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方打听留意,吴春芳终于挑了个知根知底的合适人选。去年10月吴春芳牵了回红线,约着双方一起见了面。起初文呈龙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有点自卑,女方也觉得文呈龙家条件比较差,双方心理上都不够主动,几乎没啥进展。吴春芳知道后耐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有时候还叫上村里人一起做工作,“可以先做个普通朋友啊”“好不容易遇到个合适的,错过就太可惜了”“试试呗,不行又不要紧”“困难是暂时的,只要人好,能吃苦耐劳,好日子会来的”……在这么多人的关心下,俩人决定先试着相处一段时间,看看是否合得来。哪曾想一相处都觉得还挺好,俩人现在感情稳定着呢。
如今的文呈龙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开心地说:“真心感谢我的帮扶联系人彪主席,还有县妇联和镇妇联以及村委会,不仅帮助我创业还帮我找媳妇儿,简直太暖心了!我今年是爱情事业双丰收,脱贫成家两不误了!”(王萍 吴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