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公益性岗位实实在在促增收
来源: 2020-06-15 10:26:42 责编: 大虫

社区融文头


家住宣城市泾县泾川镇潘石村的佘芬芳是一名听力、言语一级残疾人,丈夫患病不能劳动,正在上学的女儿也患有慢性病;家住泾川镇巧峰村的王爱英,丈夫身患癌症正在治疗,无法工作,女儿智力残疾,孙女正在职高上学;家住泾川镇......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都因着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微薄,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让这些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佘芬芳

▲佘芬芳工作

为了增加这些贫困家庭的收入,让他们能够就近就地就业,泾川镇人社部门按照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程序开发了19个村(居)扶贫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王爱英

▲王爱英工作

按需设岗。各村居通过全面宣传摸排,确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数量,根据有劳动能力并有意愿从事扶贫公益性岗位的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意向设置岗位,确保因人设岗。

岗需互选。为防止人岗不匹配、挂名领取工资等问题出现,泾川镇人社部门根据村居申报的岗位及人员就申请人员的劳动能力、就业意向等进行逐人入户核实,确保人岗相适。

​“我们家就我一个能干事的,我生病了以后,家里就没有收入了,村里都知道我们家情况,开大会都同意把我们一家纳入了贫困户里头,靠着政府和党的好政策,我们才撑了过来,现在还给我老婆解决了就业问题,就在家门口,一个月有640元呢,还给她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现在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泾川镇潘石村的佘芬芳配偶李自新感激道。截至目前,泾川镇人社部门共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22个,帮助他们就业,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董雨娟 桂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