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趋势逐年显现,养老服务事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为切实解决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近年来,泾县聚焦特困失能和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难题,创新实施“四精准”照护模式,多举措破解失能老人养护难题,助力脱贫攻坚。
精准施策,照护模式出新招。泾县主动服务特困失能和失能老人,依托公办养老机构,缓解社会失能老人照护难、护理难、康复难问题。2019年,投资120万元将县社会福利中心三层改建成失能失智养护院,设立男女两大养护区域,护理床位32张,每个区域配备空调、电视机、安装热水器、洗澡床、氧气包、轮椅、冰箱、微波炉和榨汁机等,招聘专职护理员、安保人员,增建户外和室内活动场所,提供优质服务。
精准照护,服务质量上台阶。在生活照料服务上,对特困人员的失能或者半失能老人,由乡镇敬老院、县老年养护院分别按1:3、1:6比例配备护理人员和勤杂人员,明晰照料清洁、睡眠、饮食、洗澡、如厕、卧床和安全等方面工作责任。在医疗保障服务上,提供康复保健服务、健康监测检查。在健康娱乐服务上,设置文体娱乐场所,老人们可根据自身爱好选择文娱活动,如手工制作、打牌、看书等。在心理健康服务上,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服务,如为老人读报、陪老人看电视、陪老人聊天等,帮助老人解开心结,保障失能老人晚年生活身心健康。
精准评估,护理服务不漏项。精准评估识别失能对象,是一项基础工作。失能老人入住敬老院、县老年养护院之前,对老人是否具备自主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6项指标,客观地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4-6项指标不能达到的,为失能;1-3项指标不能达到的,为部分失能。对评估认定为失能且愿意进入县老年养护院的,由其子女或家属填写入住协议,并告知护理项目内容。
精准监管,加强管理建机制。在破解“落实的好不好、落实的到不到位”两个问题上,泾县找到了两把“金钥匙”。一把是建机制。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定期研究督导,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不打折扣。二是抓考核。下发《泾县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细化115指标要求,定期开展服务质量大检查,对服务质量不达标的限时进行专项整改。制定考核办法,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实行平时检查与月检查相结合、每季度一评比等制度,评选年度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对整改不到位的实施处罚,通过奖优罚劣的方式极大激发养老机构的活力和积极性。(沈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