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蜀山区西园街道:“党建+养老”让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来源: 高桂莲 吴成宇 胡小颖 孙雨静 2020-08-28 17:13:16 责编: 高桂莲 吴成宇 胡小颖 孙雨静

170412817928

居家养老,关乎民生福祉。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将基层党建与养老工作有机结合,创新推出"党建+养老"理念,试点首个"社区居家养老合作社",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化服务,充分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全力打造一个温暖家园,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党建引领,织好合作"一张网"

近年来,依托党建联席会平台,西园街道引进安徽乐邦慈善基金会,吸纳辖区物业、医院等单位,探索社区居家合作养老,织密建立"一张网"。

"养老是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工程。"居家养老合作社社工徐运表示。2019年7月,西园街道在美虹社区正式成立首个"社区居家养老合作社"。"该项目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如今已经发展了62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志愿者,还有33名计生特扶家庭参与进来,老人们对这种合作互助的养老模式十分认可。"

合作社养老是以专项基金为资金支持,引进专业社工团队,整合多元养老服务力量参与,以各类养老服务项目作为服务载体的一种多元合作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合作社项目覆盖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以6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残疾、生大病,75周岁以上高龄、空巢、独居老人为主。面向特殊老人,旨在缓解社区居家养老压力,满足社区老人需求;同时,调动辖区多元力量参与、探索多元互助合作新模式。                 

结对帮扶让老人不再孤独

美虹社区老年人有230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0%以上。面对部分老人存在的生活不便、精神寂寞等问题,美虹社区居家养老合作社启动精准养老模式,实施"以老助老"结对帮扶,针对老人的个性需求及时反馈给社工,社工再联动专业志愿者共同解决老人需求。目前,已经有62位热心志愿者同80位特殊老人结对,开展"邻里关怀"。

依托社会服务中心设计、跟进,目前共有"康乐暖夕阳"、"邻里帮帮团"、爱之翼小分队、便民服务社四支队伍,提供生日会、健康加油、社区管家、便民理发等六项服务。

今年77岁的杨贵英是"邻里帮帮团"负责人,老伴患有脑梗,已有19年。在照顾老伴之余,她还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经常上门探望其它高龄老人。"过年送营养品,节假日包饺子、包粽子,给残疾人送餐,我们都参与了。"疫情期间,她还上门去高龄老人家查看情况。"帮助别人,让我觉得踏实。"

据介绍,采用"以老助老"结对帮扶的好处,一方面是充分发挥老年人老有所为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与年轻志愿者相比,老年人之间比较有共同话题,容易沟通与交流。当然为了帮助空巢老人整理家务,每个空巢老人还安排两名年轻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忙打扫卫生、提供健康保健等服务。

​目前,受益的75周岁及以上孤寡、空巢、独居的特殊老人达140人,60周岁及以上普通老人达130人。                  多元化服务展现精细化党建关爱

除了精准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合作社还立足老人需求,开展普惠、文化养老服务菜单,满足养老N种需求。

普惠养老主要是面向社区所有老人,开展便民、健康等低偿服务满足普通老人的基础需求。一年来共开展理发、维修61次,服务1174人次;开展健康监测13次,服务331人次;开展健康讲座2次,服务43人次。

文化养老主要依托社区老年大学平台,开展培训和节日庆典活动,孵化培育文体康乐送爱心志愿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一年来,社区共计7支文体组织开展文体排练192次,服务2880人次;开展文体活动2次,服务24人次;开展合唱比赛1次,服务55人次。

一年来,居家养老合作社共开展谈心探访1237人次;开展周末探亲13次,服务279人次;开展生日会10次,服务91人次;开展爱心豆浆11次,服务283人次。

西园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将合作养老模式进一步扩充、探索并实践,对居民志愿组织的孵化调度,有效推动了居家养老的健康发展。下一步,美虹社区居家养老合作社将辐射推广到其它社区,形成更加完善的社区养老网络与体系,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高桂莲 吴成宇 胡小颖 孙雨静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