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芦岭镇以南王寨村原有的菊花种植产业为基础,新设的菊花烘干项目为突破口,扩大产业规模、改良经营模式、打造菊花产业链、塑造特色品牌、形成群聚效应,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吸纳人才,致富能手引潮流。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南王寨村选优配强了“两委”班子,不仅吸收了青年干将,更引来了致富能手。借助致富能手王犟同志的丰富经验,南王寨村确定了“菊花种植+产品加工+销售的产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贫困户+人才+市场的增收脱贫模式”,建立南王寨村农副产品烘干项目,通过宣传致富能手的先进事例,吸引村民踊跃加入。据统计,南王寨村2020年种植菊花面积约350亩,黄花菜20亩,带动周边村镇种植菊花约150亩。带动发展贫困户30人以上种植及就业,为参与的贫困户增加人均年收入3600元左右。
聚焦重点,帮扶政策兴实业。借助扶贫、土地增减挂及危房拆迁等政策红利,聚焦重点项目,努力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芦岭镇南王寨村农副产品烘干项目于2019年为列为产业扶贫到村项目,占地面积1900m2,厂房面积600m2,该项目总造价为98万元,为省扶贫资金,其中:采购烘干设备8台,60.4万元,供电设备12万元,场地硬化9.6万元,厂房建设16万元,2020年项目扩建资金投入81.4万元,用于增加四台烘干机组及展房等其他配套设施,共计有十二台烘干机组。目前该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对外承接各种菊花、药材、辣椒等作物的烘干业务收取加工费用。
持续发力,产业升级创新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拓宽农产品销路。借助起航家庭农场销售渠道,集中散户产品,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打造芦岭特色品牌,强化产品竞争力。同时利用电商优惠政策,探索线上销售模式,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工作思路,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指导、产品销售方面下功夫,聘请电商专家,开展相关讲座,扩展农户思维,帮助农户打通网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融合销售,让农产品“走出去、卖得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南王寨村第一、二、三季度集体经济总收入已达到32万元,预计全年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50万元以上。
南王寨村以菊花种植、加工产业为支柱,通过夯实基础、汇聚资源、发展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致富道路,充分诠释了党建为先、人才为干、实业为基的重要性,为芦岭镇其他村(居)强化集体经济收入,解决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做好了模范榜样。事实证明,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兴一村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原则,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