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好人”魏远:身患重疾 心系公益
来源: 2020-11-22 18:25:59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LOGO

11月20日上午,在安徽灵璧县红十字会的办公室里,该县红十字会会长陈艳庄重地将第1079号《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证》发到宿州市全程大爱义工队灵璧大队队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魏远手中,以此褒奖魏远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image

魏远,1980年5月出生,家住灵璧县禅堂乡张宋村。现为解放军某部现役军人,2000年,排行家中老三的魏远念完初中后应征入伍,扎根边防。年少的贫困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在部队,他坚决履行使命,历任班排长、教员等职,多次被评为军区边防执勤先进个人、优秀带兵骨干,优秀教练员等。以身示教培养出5名战士考上军校,他所在的连队也多次被评为军事一级单位,标兵连队等。除此之外,魏远还积极参与军地共建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得到军地官兵的好评,2003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佳绩不断的他,2009年娶了当地城里的女孩。

2010年6月,因参加军区夜间“四会教学”示范评比,魏远和战友们一起按照军区教导队教学大纲要求,分析探讨教学新思路。随后他们的教学与训练经验被纳入军区科目培训教材,在军区推广。当时,连续一个多月连轴转,魏远因生活无规律,劳累过度,身体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为了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7月份出公差押运弹药途中高烧,被诊断为大型“左侧蝶骨脊脑膜瘤”,大型蝶骨嵴脑膜瘤可包绕颈内动脉或压迫大脑后动脉引起脑梗死。魏远当时做了四次开颅手术,放疗长达35天,术后又遇脑脊液鼻漏。转到广州总院做咖玛刀手术,仍然鼻漏,肿瘤复发,只能手术修补术+肿瘤切除。2016年复发病情恶化,转至解放军总院又进行手术切除,但颅内仍有残留肿瘤,术后左眼失明,右眼高度近视,左额头补了人造假骨头。这两年经常高烧头痛,四肢无力,2019年到北京复查,肿瘤复发,又头部麻醉切除左眼眶外肿瘤。至今前后已经历七次手术,刀刀都在头部。

​魏远目前虽然病休在家,但是却在为公益事业忙碌着,积极奔波在各个公益活动中。2018年8月灵璧县民政局、双拥办了解魏远的情况后,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将魏远的女儿从农村转往县城的小学就读,魏远就近租房住带孩子上学。

2018年8月开始,魏远参加宿州市全程大爱义工队灵璧大队。两年多来先后20多次参加普法宣传、义务献血宣传等公益活动。他和他的队友们不止一次地响应灵璧县文明办的号召,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环境打扫”的全民健身公益前行志愿活动。有时候不仅他自己在行动,他还带着不满十岁的女儿一起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就深深打下增强环保意识、无私奉献社会的烙印。一年多来,魏远和队友们以“倡导绿色、健康、环保、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开展各种保护灵璧的母亲河——新汴河环保公益活动十余次,打扫汴河两岸环境,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爱护环境倡议书。

image

为了关注身边的孤寡老人,倡导全民健身,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魏远还与舞蹈爱好者共同组建共享健康曳舞团,从5人增至50余人,每到闲暇时他总要辅导市民学习健身操,让更多的人增强健身理念,积极参与到强身健体活动中来。2019年10月,魏远从北京出院回老家休养,回到家后不能运动,但听到宿州市全程大爱义工队灵璧大队要参与灵璧马拉松的公益保障服务的消息后,他就立马报名请战,按组委会的安排进行裁判员的培训,并圆满完成任务。

这两年,每到“宪法宣传日”到来之前魏远都要和队友们响应灵璧县文明办的号召,积极跟随宿州市全程大爱义工队灵璧大队,在县城街头参与宣传宪法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等活动。由于他坚持三年多热爱社会公益事业,在队友们中间有很高的亲和力与影响力,也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安徽日报网、安徽文明网、宿州文明网和宿州广播电视台等好多家新闻媒体都报道了魏远的事迹。去年12月份魏远被评为“宿州好人”,今年10月份被选为宿州市全程大爱义工队灵璧大队副队长。

image

(魏远在灵璧县卫健委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介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经验)

“我志愿在逝世后将自己的遗体(角膜)无偿奉献给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为我国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提高疾病防治能力,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这是魏远在遗体、角膜捐献志愿书上的誓词。今年10月份他冲破世俗观念毅然决然地报名要向社会捐献遗体、角膜。开始家人不理解,他就说:“我做公益事业,一旦生命终止了不还是一缕青烟消失了吗?我要继续为社会做点事,让‘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得到延续。”他说服了家人,在捐献申请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image

(魏远在灵璧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辅导下填写遗体、角膜捐献申请表)

魏远的决定也在宿州市全程大爱义工队灵璧大队的150多名队员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大家纷纷表示向魏远学习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新的奉献。这几年与他朝夕相处的另一位队友也说服了家人,毅然拿起笔在遗体(角膜)捐献申请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因为我是一名军人,所以我必须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向上,挑战自我。”现役军人魏远的话普普通通,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通讯员 周宗谋   杜宇   赵英美)(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