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决定》发布。其中,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榜上有名,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郑楼村位于灵璧县渔沟镇西北部,辖2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1375户5044人,耕地6665亩,地势平坦。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养殖业以猪、牛、鸡、羊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28人。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大力帮扶下,郑楼村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16年12月,郑楼村顺利脱贫出列。2017年,郑楼中心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示范村,2018年底顺利通过验收。2019年,郑楼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安徽省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宿州市文明村镇,村党总支被评为“灵璧县先进党组织”。2020年,郑楼村被评为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第六届国家级文明村镇称号。
加强党建,推动学习实践。郑楼村通过专题党课、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运用微信群、“学习强国”、远程教育平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综合素质。结合主题党日、星级创评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形象。
健全制度,推动移风易俗。健全“一约四会”,完善村规民约,制定文明规范,实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告承诺等制度。通过广播、横幅、宣传栏、文化墙等载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倡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使用公勺公筷等文明新风。开展“好人”“最美”示范户评选,营造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整合资源,推动文化服务。整合党员活动室、乡村大舞台、新农民文化广场等资源,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建成家风家训馆、好人馆、德孝长廊、“两室一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四月十八”庙会、乡村春晚、迎新春文体活动、郑楼村青少年运动会,配合省歌舞剧院到村开展迎新春慰问演出,联系县文化局、教体局,开展“送戏下乡”演出、“庆六一”文艺演出、“纳凉书场”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9年乡村春晚被评为“全省优秀乡村春晚”。
强化组织,推动志愿服务。围绕秸秆禁烧、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组织先进典型、党员干部、学校师生成立服务队,开展精神脱贫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2017年,郑楼小学雏鹰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安徽省十佳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多措并举,推动环境整治。以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实施了电网改造,安装路灯300余盏,全村户户接通自来水,主干道硬化5600余米,铺设下水管道1100余米、柏油路8000余平米。大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拆除旱厕800余间、破旧房屋80余间,完成户厕改造300余户,建成公厕10座,积极开展垃圾污水清理,汪塘沟渠整治,新增中心村绿化20亩,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下一步,郑楼村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移风易俗,涵育文明新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通讯员 张磊)(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