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廖志斌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接受了表彰。他和师傅许启金成为国网安徽电力公司系统首对“师徒双全国劳模”。
廖志斌继承了师傅许启金的“钉钉子精神”,扎根电力生产一线20年,坚守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和技能报国的匠心,凭借着勇于担当的心劲、不懂就钻的韧劲、锐意进取的拼劲和守护光明的干劲,从一个“门外汉”蝶变成“技能大师”,逐步成长为具有新时代奉献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
廖志斌(左)与师父许启金(右)在220千伏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现场
漫步高空的“一线尖兵”
“我这个徒弟能吃苦、有钻劲,是块好料。”“央企楷模”许启金对徒弟廖志斌赞赏不已。
廖志斌在高空进行线路消缺工作
从部队退伍的廖志斌,没有一点电力专业基础。2001年,参加军转培训时,看到几十米高的铁塔,听到线路上“嗡嗡”的电晕声,心里有点发怵,但想到这是以后的工作,他就给自己说“必须要做好”。
凭着“勤学”和“好问”,他培训学习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员。在入职竞聘中,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选择了输电线路专业,从此开启了他的线路人生,这一干就是20年。
廖志斌正在进行高空作业
20年来,廖志斌累计巡视线路11万余公里,消除输电线路重大隐患600余处,完成500多项带电作业,做到安全零差错,他所管辖的线路也成了有名的“放心通道”。
2016年11月,班组人员发现萧县境内一条110千伏线路上导线多处断股,影响电网安全,需紧急处理。“线路跨越大山,导线倾斜角度较大且对地距离有30多米高,修复难度太大了。”
面对这次消缺,输电运检中心的领导倍感压力,通过反复研究,不放下导线直接修复最为合适。廖志斌二话不说,攀登软梯到断股导线处,对损伤导线进行整平、打磨、修复,经过2个多小时高空作业,出色完成了消缺任务。
作业前,廖志斌召开作业班班前会
2018年8月中旬,台风“温比亚”肆虐江淮大地,宿州地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输电线路不同程度受灾。面对灾情,廖志斌带领班组向全市老百姓作出“电未至,我不眠”的承诺,连续奋战在抢修现场,直到恢复送电。
疫情期间,他带领班组成员主动承担宿州境内±800千伏雁淮线等9条特高压线路的综合特巡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他所带领的班组多次荣获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模范班组”“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
精益求精的“技能大师”
“师傅,咱们的工作就是每天巡视线路、发现故障、消除缺陷吗?这也太单调了吧?”廖志斌的徒弟王彦刚初到班组时问道。“要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成为行业里的专家能手,这才是你的追求。”廖志斌说道,“精益求精,把简单的事情做实做透做精,是我们一线班组人员必须坚持的工作态度。”
廖志斌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积累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虚心向专家同行请教,在学中干,在干中精。2020年8月,他被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选聘为“首席带电作业技能大师”。“廖班长获得‘首席技能大师’头衔,当之无愧,他的技术在我们这就是No.1,在安徽电力系统也是佼佼者。”输电运检中心负责人评价道。
廖志斌(右)和徒弟王彦刚(左)在北京进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供电保障工作
长期的实践锻炼,磨砺出精湛的技艺,他先后3次在全省输电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先后取得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和送电线路双高级技师、电力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等资格。2012年,他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因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过硬,2014年9月,他被选聘为国网公司技术学院输电专业兼职培训师,为新入职大学生们上课,开启了自己的“师者”生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新入职学员,为国网公司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廖志斌(右)正在为徒弟王彦刚(左)讲授专业技能知识
经过多年的沉淀,廖志斌的业务能力在国网安徽电力已得到普遍认可:2008年,廖志斌被选派参加北京奥运会供电保障工作;2016年,廖志斌受邀参与编写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安徽地方题库;2017年,廖志斌被选派参加党的十九大供电保障工作,并被评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的十九大保电先进个人”;2019年,廖志斌被选派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供电保障工作。
硕果累累的“创新先锋”
“志斌就是喜欢多琢磨,喜欢用新方法解决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廖志斌的同事吴伟说。
即便廖志斌的业务能力越来越突出,他也不满足于成为行家里手、技能大师。他仍然思考着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电网安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等问题,他经常带领团队研究QC创新,通过创新解决实际工作遇到的难题。
廖志斌(右)和师傅许启金(左)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讨论QC课题
2004年,廖志斌在安徽泾县陈村水电站发布了QC成果“避雷线提升吊点的研制”,该项目获得了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QC成果一等奖。“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公司QC发布,评委说‘该成果实用性强,能解决现场工作问题,具有推广价值’。这句话对我的鼓励很大,坚定了我的基层创新的信心。”廖志斌说。
从那以后,廖志斌更加积极投入到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及带电作业新项目、新工具、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不断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2019年他主持研发的“自动拉线预制台”项目能够实现拉线标准化制作,将恢复送电时间由32分钟缩短至14分钟,受到了专家同行的高度认可,因其显著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成效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一等奖。
廖志斌(中)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加工配件
廖志斌在带电作业领域不断探索,用创新创造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创新型产业工人的成长之路:拥有国家专利15项;发表科技论文22篇;主创QC成果7次获得安徽省电力行业QC发布一等奖;研制的“带电更换双角钢挂点绝缘子专用工具”、“四分裂间隔棒快速拆装工具”等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被推广应用;所在的“启金QC小组”多次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安徽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荣誉称号 。(通讯员 谢忠玉 庄翔 叶辉)(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