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泾县昌桥乡新桥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扎扎实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206人,其中已脱贫户103户203人,未脱贫户2户3人均拟于今年年底脱贫,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新桥村位于昌桥乡北边,辖 23个村民组,2019年总户数 796户,现总人口2705人。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115户197人,通过多年来的脱贫帮扶和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206人,其中已脱贫户103户203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2%减少到现在的0.11%。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为缺劳力和因残、因病。其中缺劳力37户,因残35户,因病25户。主要产业是水稻、烟叶和蔬菜种植及养殖土鸡等。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
五年来,帮扶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享受教育“雨露计划”4人,教育资助16人。就业扶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83人,帮助申请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28人,获得交通补贴13600元。产业扶贫:发展产业11户(蜜蜂2户,养鸡 2 户,养鱼4户、蔬菜2户、养猪1户),获得产业补贴28740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3户贫困户土地50.17亩入股,获得分红17757元,获得“四带一自”政府补贴6500元。旅游扶贫:申报乡村旅游后备厢项目 9户,获得项目补贴2500元。健康扶贫:已办理慢性病证 51人;家庭医生签约129人。享受“351”、“180”健康扶贫医疗补偿104人。基础设施扶贫:2020年实施了上阳组村庄道路硬化长800米;住房质量提升1户(新建),自来水入户率100%。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户贷户用5户,与企业(合作社)合伙发展2户,获得贷款金额26万元。政府兜底:落实社会兜底帮扶工作,51户57人享受低保政策,办理低保调标(提高标准)2人;特困供养2户2人,办理临时救助1户3人;居家养老服务15人;代缴养老保险30人;代缴“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35人。
五年来,新桥村落实了“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滚动式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采用分组分片的形式,今年以来开展了3次大排查,共排查了44条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住房安全、饮用水安全、办理慢性病等。目前,全村1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住房安全有保障,户户通自来水。无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
五年来,聚焦“四个清零”决战脱贫攻坚。严格按照省市县抗补促要求进行四个清零。一是外出务工清零。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83人,疫情期间,通过出具健康外出证明,其中省外出务工30人,市外务工4人,县内务工46人,自主创业3人,实现了疫情期间务工率100%。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4个,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帮助丁安琪等8名疫情期间坚持在县内务工的贫困户申请疫情务工奖补18000元。二是在线教育清零。全村有在校学生20人,疫情期间对线上教育情况进行了摸排,已实现全部正常接收线上教育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均能正常进行。三是农产品销售清零。疫情期间对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了全部摸排,无滞销农产品,实现了全部清零。四是企业复工复厂清零。
五年来,多次整改巡视“回头看”取得显著成效。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部署,传达乡开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会议精神,制定反馈意见整改清单,倒排时间,对单销号,总共对照梳理了8个问题17条整改措施(见整改台账)主要是学习不够、住房饮用水安全、健康医疗、基础信息、贫困户满意度等,于2020年6月底全部整改到位。
五年来,切实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洪涝暴雨期间,对贫困户住房安全进行不间断排查,无住房安全隐患;对徐荣军、黄延发、卫洪水3户种养殖业受灾的贫困户申请保险公司理赔,获得保险金1323元,同时为该3户申请7.5灾后应急救灾款2400元,帮助其恢复生产。产业风险防范:到户产业由县农业局统一购买了农业保险,帮助贫困户宣传拓宽销售渠道、提供生产技术指导等。
五年来,严格防范贫困户返贫风险。加强监测,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对脱贫户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因户因人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有发展产业能力无资金的,帮助申报产业扶贫项目补贴,申请小额信贷资金;对于年老无子女赡养的或子女家庭困难的实行政策兜底,对子女家庭条件好的督促子女履行赡养老人义务,不给政府甩包袱。帮助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购买农业保险,并就今年的雨涝洪灾造成的损失及时申请应急救灾款,降低贫困户产业损失。
与此同时,新桥村建成村民文化广场2处,完成湖冲组、麻元村组2个大村民组村庄整治,建成1个村级卫生室,实现了道路硬化组组通,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提升。贫困户生产生活得到改善,通过实施十大工程等各项政策措施,使贫困户生活水平收入得到提高,实现顺利脱贫摘帽。(胡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