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臭水沟”变身“风景线”——灵璧县下楼镇积极打通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
来源: 2020-12-11 21:09:21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LOGO

近年来,灵璧县下楼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动员全社会、各层次、多方面共同发力,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灌溉水系综合整治,提升灌溉效率,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image

位于下楼镇区东部的古阳河,成了近日老百姓口中的高频词,虽值寒冬,晚上散步、锻炼的人群却有增无减。河道两旁还配套建设了公共厕所、凉亭、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了群众的多方位需求。河道旁配置的五彩灯饰,在黑夜中变换色彩,清澈的河水将岸边人家的灯火倒映于河底,交相辉映。散步的人群走过,路灯将人影逐渐拉长,流水与时光都慢慢流淌,竟有了些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让时间回溯到两个多月前,这里还是有名的“臭水沟”,河道内杂草横生,垃圾遍布,水体浑浊,臭味难掩。加之年久失修,旱天时常是干涸见底,雨水成为“过客”;部分渠道破损,水流无法灌溉到田间地头,发挥灌溉的作用微之又微,更不要说行人有驻留赏风赏景的雅致了。

image

为彻底改变“最后一公里”现状,下楼镇扎实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及时止“水利之损”,这才有了如今的“好风景”。该项目总投资共890万元,涵盖花楼、古城、小圩、高王、杨山等5村,出动了多台挖掘机、推土机对古阳河进行清淤扩挖、堤防加固以及渠道疏浚作业,共疏浚古阳河道4.6公里、修建生态护坡420米、新建桥涵13座、打井5眼。

“不通则痛”,只有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打畅,才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下一步,下楼镇将继续把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配套技术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后期管护工作,切实发挥作用。(通讯员  任雪莉)(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