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地方不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一些小区通过墙体出新、杆线整治和亮化、绿化和美化工作,旧貌换新颜,“面子”上过得去了,但“里子”仍不尽人意。一些老旧小区长期缺乏物业管理,居民没有形成付费购买服务的习惯,导致改造后维护运行缺乏资金保障;有的小区在推进改造过程中,由于利益诉求多元,居民在加装电梯、建设无障碍通道等方面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导致工程推进迟缓,影响了整个小区的质量提升。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种种难题,蜀山区第四届人大代表、合肥市梅山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娄俊建议,要多鼓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项建设工作,更是一项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动员工作,需要发动居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而要树立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理念,多一些意见征询、科学论证、民主自治、集思广益,下足“绣花功夫”,推动精细管理,建章立制,强化政策引导居民积极参与。
在投融资机制方面,可探索改造投融资机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现老旧小区“颜值”“内涵”双提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投融资机制,盘活社会资源,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另一方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汇聚民众智慧,充分发挥居民主人翁意识,通过协商形成共识,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尊重居民意愿基础上,确定小区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居民议事规则,通过完善小区后续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改造成果,让老旧小区真正变得“内外兼修”、更加宜居。(吴炜 仲名山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