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 ” 奏响“七人普”最强音
来源: 丁伟迪 2020-12-15 15:56:46 责编: 大虫

社区融文头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不是丰功伟绩的名人,他们有的只是朴实的工作和朴素的语言,他们身披红色小马甲坚守在人普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您好!我是社区的普查员,这是我的工作证。我们正在入户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需要对您家中的人口信息进行登记,稍微耽误您几分钟时间,请支持我们的工作。”自10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登记启动以来,这句话海恒社区225个普查小区326名指导员和普查员不知道每天要说多少遍。每当万家灯火通明的时候,这些话便在居民楼道里面此起彼伏地响起,汇聚成催人奋进的动人旋律。

普查员、指导员——身兼数职“一个顶俩”

十月金秋的微风已带着丝丝寒意,海恒社区近春园居委会的办公室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最近几天,指导员付应祥和同事们十分忙碌,每天上午8点半到晚上10点半以及每个节假日,普查员们都要入户普查,遇到家里没人的,要在门口张贴通知,留下温馨便条。“自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就是‘5+2’,‘白加黑’(周一到周日,白天加晚上),利用宣传栏、横幅、LED显示屏、宣传资料、小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宣传,我现在已经是绿地花都的熟人了,居民们都认识我,所以都非常配合。”付应祥说。

身兼指导员和普查员双重身份的孙燕,既是普查指导员,也是“先锋队”队长。每天和其他普查员一样,往包里装鞋套,拿起桌上早就准备好的《普查小区图》、《户主姓名底册》和《致居民的一封信》,再穿上红马甲,佩戴好普查证,戴好口罩,带领普查员伴随着第一缕晨曦走进千家万户。个头不高,身材娇小的“燕子”却有着无限的能量,“虽然人普工作任务艰巨,但是我们居委会的普查进度一直居于社区前列,5896户的目标,已完成90.10%。我们指导员虽然身兼数职,两线作战,既要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又要督促普查员的工作进度。但我越来越有信心了,这次人普工作对我的体力和脑力都是一个锻炼。”孙燕说。

封面

退休党员同志——发挥余热“老当益壮”

随着各个居委会入户摸底如火如荼地进行,合肥168中学8栋宿舍楼,约3000多名学生却处于“无人认领”统计状态,退休党员同志张鸿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听到社区在招募普查员的时候,他果断放弃了自己悠闲的退休生活,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从培训、组织、到调入学生档案,张老师每晚都忙到11点钟,为168中学入户摸底立下了汗马功劳。

像张鸿老师这样的退休党员同志还有很多,合肥学院的学生处张老师,不仅自己做指导员,还发动学生组织40多名学生志愿者投入人口普查工作。在海恒社区紧临底册登记收尾关头,雪中送炭,组织10名学生会干部集中录入住户信息,共录入信息一万余条,配合普查员上户上百户。

“我们居委会的入户摸底工作,从开始大幅度落后,到现在已经基本追上了社区平均工作进度,仅仅两日,成功实现了逆袭。这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充分发挥了退休党员同志的余热。别看他们上了年纪,入户普查的时候请他们沟通群众,很好地消除了部分群众的怀疑抵触心理,为普查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最初报名的时候,这些退休党员同志也是最积极踊跃的一批人,他们人老心不老,退休之余仍然不忘记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成为普查员队伍里面最有战斗力的主力军。”南艳湖居委会指导员赵向阳说。

大学生志愿者——绽放青春“年轻有为”

相较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风格,海恒社区其他居委会起初也遇到了不少阻力。由于人手的紧缺,工作方法不合理,部分居委会一度出现工作进度系统数据大幅度落后的局面。“我们家任务量居整个社区第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面对总是落后的数据,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耕云居委会指导员桂佳浔说。

面对现有难题,七人普工作“前线总指挥”海恒社区人口普查办公室进入“战时状态”,所有人员深入一线,协助居委会追赶进度,提出了“数据不过夜”的新思路。同时,针对部分居委会工作任务量过大的问题,积极牵线搭桥,从合肥学院请来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居委会进行数据录入工作。截止到10月26日,工作进度达到90.18%,相对于两日前翻了两倍,成为进步最快的社区。

海恒社区分管领导李丰尧表示:“大学生志愿者素质高,能力强,他们的加入帮助我们缓解了燃眉之急,效果立竿见影。海恒社区人口普查工作,除了300名的普查员多亏了辖区的志愿者、老党员们,他们放弃周末休息的机会,昼夜不停地帮助我们录入数据,不畏困难,不计报酬,令人感动。此次人口普查工作,充分体现了海恒辖区组织的凝聚力、行动力以及社区居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丁伟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