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今年跟换了个人似的,一改往日懒散、拖沓的作风,如今干什么事都精神抖擞的,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人也变得勤快多了。每天看见他斜挎着个装满零钱的小背包,走村串户地吆喝着收购废品,硬是把一个半死不活的废品收购点经营得红红火火,真牛!”与杨新华同一个村民组的张大爷感叹道。
张大爷口中的“老杨”是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岩潭村建档贫困户杨新华,今年已62岁,独自一人生活。据了解,杨新华从事废品收购已好多年,由于一个人生活,平时就小打小闹地收购些零星废品,以此获得一些微薄利润维持自己的生计。多年来他一直安于现状,也没把废品收购当着正事来做,同时自己也缺乏明确的创业方向,日子始终过得紧巴巴的,加之平日里得过且过,久而久之,形成了懒散而打不起精气神来的生活状态,脱贫后的生活前景令人堪忧。
得知这一情况后,岩潭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找杨新华谈心,现身说法,积极宣传本村身残志坚努力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鼓励他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心,趁着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把经营多年废品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驻村工作队和两委干部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语让杨新华如醍醐灌顶,他暗自思忖:“是呀,我不能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下去,也不能老是指望政府养活自己,得趁自己身体状态还行的情况下,赶紧干点正事,也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啊!”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3月下旬,杨新华鼓足了勇气来到村里,表示自己愿意继续把废品收购这个行当做大做强,并和盘托出了自己手头缺乏周转资金急需村里帮忙解决的意愿。4月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好转,驻村工作队和岩潭村立即与县金融办、镇扶贫工作站等部门联系,并按照规定的小额信贷申请程序,完善了相关手续,并顺利通过了小额信贷四方贷前调查,1万元的小额信贷款也及时到账。有了创业的启动资金,杨新华满血复活,他铆足了干劲,租赁了新场地,购置了新磅秤,整修了电动三轮车,每日早出晚归收购废品整合货源,同时积极与原来的合作厂家联系销售渠道,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利润也相当可观。
“真没想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就净赚一万多!”杨新华乐呵呵告诉我们。随着业务量的扩大,杨新华感到人手不够,还聘请了一位同是贫困户的李大爷帮忙,每月为李大爷增加收入2000元。面对大家的一片赞许声,杨新华激动得语无伦次:“真心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感谢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能带动其他像我一样的贫困老人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凤元良 陈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