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总工会以“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为工作重心,着力打好劳模的“关爱牌”、“示范牌”,利用广泛开展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为依托,做好职工的“竞赛牌”、“技能牌”,配合安徽省总工会和宿州市总工会相关部署,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
打好职工“竞赛牌”
为着力促进工人技能素质提升,一是搭建建功立业大舞台。全市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59场,组织8万余名职工参加,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省级三项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等表彰,并对市、县各项竞赛优秀职工颁发奖章。二是明确评选表彰新标准。以促进职工技能提升为落脚点,以公平、公正、公开为红线,牵好劳动竞赛这一主抓手,认真按照省总工会、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市总审定四个环节进行,层层负责,落实责任,确保劳动竞赛的有序开展。
打好职工“技能牌”
为深化职工技术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好职工创新成果评比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选树10名“宿州工匠”和60名“宿州金牌职工”,促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二是抓好选树名师带徒这一重要抓手,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市总工会积极做好名师带徒的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组织发动符合条件的职工积极申报,通过“传、帮、带”,提升全市职工技能水平的提升。
打好劳模“关爱牌”
一是做好劳模的评选工作,市总工会专门成立评选推荐领导小组,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层层选拔、好中选优完成了廖志斌、李传军、马盼盼、赵猛四名全国劳动模范推选工作。二是提高劳模服务管理水平,真情做好劳模服务管理工作。向困难全国劳模发放“三金”43.4万元;向困难省部级劳模发放“两金”88万元;向困难市劳模发放“两金”50万元及“春节慰问金”34万元。
打好劳模“示范牌”
一是深入推进“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以劳模精神为指引,带动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全市15个劳模扶贫基地共带领固定贫困户7000多人,流动贫困户800多人,有300多名各级劳模参与活动,全市开展技术培训160余次,参与贫困户4000余人,带动就业1300余人。二是组建安徽首个市级“劳模宣讲团”这一亮点工作,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头雁效应。宿州市目前共有劳模创新工作室36所,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所、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7所、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8所。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全市职工的技能水平。(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