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西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小区作为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积极推行“居民小区党建”,推进小区治理“五好”建设,打通治理服务的“神经末梢”,唱响和谐协奏曲。
支部建在小区里 服务送到心坎上
“拆除后不仅小区敞亮了,我睡觉也感觉踏实多了”居民方子奎对自己家旁边的一处违法建筑被一举拆除表示非常满意。
方子奎所住的植保站宿舍小区位于安居苑社区,属于无物业管理的老旧自治小区。近日,针对小区存在的小区乱搭建、下水道堵塞、停车位紧张、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等一系列问题,小区党支部组织小区业委会、热心业主代表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小区自治管理方案。会上,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并对问题逐一梳理、分出先后顺序、逐步探求解决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当前蜀山区开展环境整治大环境好,可把“拆除违章建筑”作为小区环境提升的首要工作来抓,于是小区党员上门宣传政策后,首先对宿舍区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460㎡违法建筑一举拆除。次日,大家便在小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变得干净整洁有序。“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多方联动参与,有效解决好小区里的‘关键小事’是我们支部力求做到的”。
西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支部建在小区、党员落户网格”为抓手,紧扣小区网格、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元素,在全街61个居住小区成立网格党组织55个(其中党支部48个、党总支3个、党委4个),形成纵横交叉、条块结合、全员覆盖的组织网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职党员社区“打卡”,扛起责任认真履职
“非机动车车库技防改造的完成有效提高了入库停放率,避免了‘飞线’充电和乱停放,既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消除了安全隐患,这是在职党员收集民意解决小区问题的典型案例之一”七里塘社区党委副书记方孝飞介绍。
七里塘社区党委对在职党员收集的居民诉求逐一梳理建档,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并逐级上报,寻求解决方案,排好“销号”档期;涉及改造事项则组织居民代表进行商议、考察、确定实施方案、成立由在职党员参与的居民监管队伍跟踪督查。
西园街道所辖的六个社区党委在小区治理中,充分引导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小区治理,主动亮明身份,引导在职党员“八小时内履职在岗位、八小时外奉献在小区”,密切联系群众。“在职党员社区‘打卡’,群众有事直接联系对应的网格党员,确保将各类问题和信息及时有效地收集”。与此同时开展“微综管”“微服务”“微协商”的“家门口”式小区网格服务,加速车棚改造、物业移交等民生实事解决,确保“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多元参与,形成共治共享合力
社会治理的基础是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利用谙熟居民身边事的楼栋党员、网格长、辖区单位等资源,畅通群众反映需求渠道,在服务群众中凝聚民意,形成共治共享合力。
12月29日,合肥骤降大雪。光明社区接到光明苑小区6 幢103室居民焦富贵老人诉求:说儿子近期不在家,距离2021年1月1日交警部门将依法查处未申领号牌或临时通行标志上路的电动自行车查处日期只有两天了,自己又不会骑车所以特别着急。
社区立即联系交警,蜀山交警大队一中队袁跃文顶风冒雪来到光明苑小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焦富贵家的电动车上牌。看着双手冻得通红的几个人,老人感动地说:"你们主动上门为我办理电动车牌,还淋湿了衣服,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太感谢你们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如何加强和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西园街道探索了按照“用需求定服务,用服务促自治”的方法,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小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居民在享受贴心式服务的同时,提升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热情。
“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新蓝图即将展开,西园街道将乘势而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锚定新目标,带领广大干群携手画好“同心圆”,共同谱写时代新篇章,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潘发生 高桂莲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