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砀山县葛集镇有力有序科学推进环境卫生工作,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喜迎梨花节和采梨节、“干干净净迎小康百日攻坚”等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持续深化环境卫生“网格化”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
做好群众宣传发动,持续推进网格化环境考核
该镇坚持干部带动、农民出动、社会发动、节点行动,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充分发挥广播大喇叭的作用,倡导各村书记开“土味”广播会,曝出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深刻触动群众,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增强清洁环境的自觉性。为巩固人居环境治理成效,该镇坚持考核常态化,针对公厕、网格、道路,组织镇、村干部考核,通过现场观摩、现场得分、现场点评,直面卫生问题,直指卫生死角方式,并在大会上公布考核结果,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以“五清一改”为重点,“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
该镇累计清理村内塘沟38个,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50吨,乱搭乱建512户,乱堆乱放519处;清理废旧广告牌682个,包括张贴在墙壁、门口、电线杆、路标上的非法小广告、乱涂乱画等;清理无功能建筑3580平方米,包括残垣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厕所等。基本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的目标。
依托活动载体,深化“最美庭院”评选活动
为了进一步深化环境卫生“网格化”工作,该镇积极推进“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提出“要村庄洁美•从自家做起”的倡议。镇环境办制定“最美庭院”擂台赛评分标准,镇妇联号召妇女群众参与到环境治理中,由各村妇联执委组成的评委团,对每村参评的美丽庭院示范户进行入户观摩、现场评比打分。评委团通过实地观摩、评比,扩宽“最美庭院”创建思路,在按标准打造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加快“最美庭院”创建步伐,并在各村张贴“最美庭院”的“擂主”,充分调动村民群众参与“最美庭院”创建的积极性,形成家家行动、人人动手的创建热潮,努力实现村村整洁、户户美丽的农村宜居新面貌。全镇今年共举办二期擂台赛,参与的妇女群众达1万余人次。
建章立制,完善保洁和公厕维护长效机制
实行保洁员的“五定”(即定人、定岗、定区域、定职责、定奖惩)管护考核机制,通过公益岗位绩效考核,压紧压实保洁员的责任,“拧紧”环境整治的“责任链条”,推动环境管护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同时,建立改厕管护机制。努力做到“五有”:一有制度,明确具体实施办法和责任人,通过引入社会化服务,以抽粪车和维修服务向外承包的方式,做到“污满有人抽、厕具坏了有人修”;二有标准,明确维修、抽取、转运、处理的具体要求,抽后的粪污生态还田;有队伍,形成一支专业的管护人员,每村明确一支维修队伍;四有督查,定期不定期对改厕管护工作进行督查通报,形成督查通报;五有考核,将农村厕所后续管理纳入工作考核。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管护方案的落实,防止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现象,使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全镇农村改厕工作成果。
推进绿化提升,着力打造“绿色葛集”
该镇精心打造“最美道路”,利用葛集的银杏特色树种,由“银杏时光隧道”“银杏大道”贯穿形成了“葛集1号公路”。发动干部群众开展“小花园、小菜园”种植,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打造“花园、菜园”,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充分利用美丽乡村项目,提升土山村和高寨村道路和坑塘绿化,目前该镇新建小花园、小菜园490个,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70% 以上。
下一步,该镇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和考评,向纵深推进,提升整治“精细化”。为巩固环境卫生成果,该镇开展“干干净净迎双节”活动,以户为单位、以村为单元,开展一次大提升,向纵深推进,向院内推进,使户户都干净、村村都清爽,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治理有成效、群众能满意。(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