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发挥了冲锋性、前瞻性与基础性的战略作用。随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冲锋号角的吹响,教育的扶智扶志使命已经提升为教育引领乡村振兴!
2018年砀山县成功脱贫摘帽,振兴乡村与建设美好乡村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与强烈追求。作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兴则乡村兴,教育美则乡村美!砀山县既无微不至聚焦解决砀山农村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又顶层设计砀山教育发展的六大行动计划与前瞻谋划“十四五”砀山教育高质量发展30项措施,凝心聚力,全面振兴乡村教育。
勃发党组织冲锋力,振兴乡村教育发展堡垒
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关系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原则与方向问题。砀山县委教育工委针对农村学校多、覆盖面广、学校教职工相对少的特点,采取换届选举、新单独组建与新联合组建相结合的方式,对195个农村党组织开展了规范化建设,推动党组织生活规范化、法治化与常态化。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对学校发展的领导力,把全面性培训与针对性培训相结合,靶向农村学校开展了非公党组织书记、单独组建党支部书记与换届党组织书记培训活动,共培训党组织书记218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党的大政方针与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能力与学校发展的科学决策能力。为强化农村学校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与教育教学创新的突破引领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分批、划片组织召开教育系统农村党建业务工作、农村学校党员干部等培训会,共培训党员1256人次,提升了全县教育系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以党风廉政建设带动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县29个农村学区的980名党员,到县党风廉政教育中心现场接受警示教育,坚定了理想信念,加强了党性修养。通过全面强化基层农村党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和培训工作,2020年砀山表彰了35名农村学校党员干部和教师,全县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正在与时俱进地发挥意识形态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发展的冲锋创新作用、服务教师服务群众服务学生的人民公仆作用,以冲锋力生凝聚力,以战斗力生高质量教育!
焕发教师职业魅力,振兴乡村教育队伍活力
砀山把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工作使命感、奉献幸福感与桃李天下的获得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治基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直是砀山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与基本性举措!坚决贯彻落实农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与农村艰苦补贴,在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制约农村教师正常工作与创新发展的“食不饱、力不足”的问题,为广大农村教师“才美外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教师职业魅力。实施各类培训指标、职称评审、新教师补充向农村学校“三倾斜”的举措,专项培训农村教师和校长、幼师和园长5648人次,不占岗位结构比例评聘在乡村连续任教满一定年限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并符合高、中级教师资格申报条件的农村教师158名,188名新招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推荐并评审通过安徽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18人,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农村学校工作的感召力,优化了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与学历结构,提升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农村紧缺学科开足开齐课程的燃眉之急。2020年,砀山县农村教师中涌现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候选人与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候选人等14人,各类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与先进个人469人,打造了一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农村教师队伍,将继续为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鞠躬尽瘁!
生发教育民生质力,振兴乡村教育美好民望
高质量落实与推进教育民生工程,是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的基本路径。为打造教育强县与智慧教学强县,砀山县集中力量快速、科学与精准地解决了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问题。持续推进并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农村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与旱厕改造和“20条底线要求达标”等项目建设,有效地提升与全覆盖实现了城乡标准化建设一体化。在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提速至200M的基础上,实现全县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智慧校园与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为广大农村教师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教学理念与教法、新进课堂教学技术与教学智慧等,创设了开放、自由与博大的平台,为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创设了巨人肩膀。积极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按照“特教特办”的原则,547名农村残疾学生以在本地就读、在外地入学就读与延缓入学在幼儿园就读等相结合的方式,享受了医教同步、身心健康、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民生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与完成,为农村教育插上了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翅膀,让砀山广大农民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绽放乡村幸福之花!
激发教育扶贫志力,振兴乡村教育高远斗志
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大爱工程,也是砀山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砀山县委教育工委温馨激活了广大教师“近乡情更怯”的“乡情、亲情、友情”,实施万名教师包保活动,建成应助尽助的教育资助体系。2020年,共发放学生资助资金2373.605万元,受助学生26158人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建档立卡学生助学全覆盖;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7827.6108万元,受益学生9855人,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助学贷款办理全覆盖,保障了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全县无一人因贫困辍学,全力维护与实现了教育公平。稳定、安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把国家红利全面转化为学生的健康体魄。2020年受益学校229所,受益学生52538名,学校覆盖率、学生受益率均达到100%。砀山县教育扶贫在把传道授业解惑的扶智扶志与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改变未来的脱贫攻坚统一的基础上,把广大农村贫困家庭脱贫攻坚的致富动力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县与社会主义强国的高远斗志,引领广大农民积极建设美好乡村,享受美好生活!
原发教研科研妙力,振兴乡村教育创新智慧
在学校教学设施建设与教学器材装备城乡一体化全面实现的基础上,砀山县实施了城乡结对与城区带动下农村主动的教育发展策略,调动农村学校和教师教研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原创性,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与打造高质量农村教育。农村学校采取主动发展探索的教研科研振兴之路。以砀山县李庄学区为代表的农村学区,立足农村校情实际,积极地开展全员公开课的“赛课”、“晒课”、“筛课”活动,让广大教师在“赛课”中突破创新、在“晒课”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筛课”中发挥特长形成特色,既促进了智慧教学技术的“人人用、经常用、普遍用”,也推动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技术的创新。以城乡结对的联片教研为统筹载体,实施城区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镇区中心学校教师到农村村小和教学点走教、师徒结对辅导的“青蓝工程”与“梨花情”课堂教学大赛等举措,为农村教师创设了专业前沿知识、多样性教法、新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与启发平台。2020年,全县农村学校表彰了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62人次,教学论文、优质课与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获奖1255人次,建成了一支“做有扎实学识”善学习、敢创新、有成绩的农村教师团队。
盘根得地年年盛!“三农”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十四五开局之年,砀山县将继续把教育作为打造“创新型五个砀山”新发展格局的优先要素,整合资源孵育优势,精准投入四两拨千斤办难事,集中力量千钧一发办大事,以全面振兴的乡村教育为智力源泉和动力引擎,打造全面振兴的美好乡村,为建设教育强县、智慧强县而奋斗!(通讯员 岳远轮 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