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芳,今年48岁,宣城市泾县昌桥乡新桥村上阳组村民,无儿无女一人生活,并患有严重的慢性病,不能从事重劳力,2014年两委精准识别,走程序被评为建档立卡低保户。
时间倒流回2014年,当时的黄友芳因自己没技术加上身体不好,变得很消沉,整日无所事事自怨自艾,一天两顿酒不说,因和老父亲言语不和,有家不回也不管,一人在外漂泊。每次扶贫工作队陪帮扶人去黄友芳家走访,眼前的一幕幕真的让人直摇头。
最初,扶贫干部苦口婆心劝黄友芳要振作起来做点事情,黄友芳总是以自己没技术身体不好,做不了事为由来拒绝,还说如果没钱付房租了我就搬到村里去住,用此话来威胁。有一次新桥村扶贫队长赵荣霞在走访中忍不住说“你这就是懒,身体不好的人多的去了,还都不做事吗?你父亲这么大年纪了都还在门口打零工,党和政府的帮扶你要珍惜,是为了让你可以振作起来,不是让你堕落下去,美好生活是靠自己双手去创造实现的,不是靠睡觉、喝酒能实现的,政府帮扶不是养懒汉。”
经过帮扶人和在场居民不停劝说和鞭策,黄友芳渐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不再整日自怨自艾,村里根据黄友芳的实际情况,帮助他申请了社保扶贫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一职,让其有一份责任感,能振作起来,自食其力,并帮助他家里申请了房屋修缮,还申请了无害化厕所改造,免费安装冲水式蹲便器,让其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扶贫先扶志。黄友芳并不是真的躺在地上不想起来,是缺一个扶她起来的力,现在的黄友芳早已脱胎换骨,天气好时,几乎每天都到他分管的区域捡垃圾、清扫道路、村部内砍拔杂草、打扫村部大院,忙得不亦乐乎,另外,还在泾县城找了一份有空就去临时工,而且两者工作时间上从不相冲突,每月收入还真不少,如今的黄友芳,人人见了都竖起大拇指赞口不绝,现在的黄友芳不仅物质上脱了贫,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脱贫摆困。(胡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