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公吉寺镇: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来源: 2021-04-09 15:36:33 责编: 武长鹏 陈卫华

安徽日报客户端横图

公吉寺镇是一个普通的皖北小镇,隶属亳州市涡阳县,主导产业为农业。公吉寺镇在推动环保工作中,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系统考量、综合施策,聚焦恢复自然,按照自然运行规律顺势而为,既恢复了自然生态又发展了社会经济。

河流犹如自然的血脉,树木是自然的毛发,土地是自然的皮肤。保护环境首先要从河流、树木、土壤方面入手,这也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平原地区的特性。近年来,公吉寺镇治理河道、污水,改善水环境,先后对境内的河道、沟渠、水塘以及乡级以上道路两侧500米范围内的河道、沟渠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非法排污口全部封堵,严防企业超标排污、偷排问题。

以河道、沟渠为重点的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很明显,有效解决了河道沟渠污染问题,打造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支撑。据统计,2020年公吉寺镇共治理河流60余公里。

环境要保护,生产也要发展,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过程中,公吉寺镇坚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下功夫,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2020年趁着冬季农闲,公吉寺镇按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完善、田间道路畅通、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疏浚河流、挖掘沟渠、建设田间路网、公共空间清理、人居环境治理等措施,快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地平整、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的整体格局,有力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达到了旱涝保收、高产高效的目的。

据了解,公吉寺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疏通河道和道路设施建设为核心,挖掘了一条长三公里的大沟,并围绕主路把向周边延伸的路打通、沟疏通,同时把沟边路肩等公共空间清理出来,河沟统一挖掘清淤,河边路肩统一植树造林,让农村环境绿起来。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是该镇环保工作的另一个妙招。在马寨村谢庆伟家庭农场里,大棚里种的有白菜、芹菜、韭菜、莴苣、萝卜等,这里种植的蔬菜都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全部都是人工除草,肥地用的是养猪场里的有机肥。谢庆伟的养猪场和家庭农场是在一起的,养猪场的畜禽粪便,经过发酵池发酵后,再掺水稀释,然后通过加压泵传送到蔬菜大棚和农田里,他把发酵好的肥水适时适量还田利用,实现了种养结合和绿色发展。

四年前,谢庆伟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有机蔬菜和粮食,开始试验种养结合,发展有机蔬菜和粮食,他在农场里铺设了地下管网用于肥水还田,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蔬菜和粮食品质,去年农场通过有机食品验证。四年来,通过养殖+种植,每年能获得二十多万的收益。

公吉寺镇是养殖大镇,有规模养殖场170余家,近几年一直在探索种植+养殖的绿色发展模式。现在,农民种田多使用化肥,地里缺乏有机肥,而养殖场里的有机肥却没地方处理,种养结合发展,既解决了养殖场粪水排放问题,又解决了土壤质量下降问题,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土壤结构。

近年来,公吉寺镇在环保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河流水环境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种养殖等综合治理方式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推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环保之路,把“和”融入其中,做到了以自然之道恢复自然之态。(罗涛 茹金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