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1年到2021年,沧海桑田,神州巨变,百年征程岁月峥嵘、金光灿烂,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奋斗拼搏,创造了诸多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深刻阐释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在百年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新四军作为党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严格按照总书记要求,学习百年党史,重温新四军历史,弘扬新四军精神,念好“学悟用”三字诀。
位于泾县云岭镇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是新四军初创和发展时期的军部所在地。在云岭时,新四军不仅建立起各级党组织,还形成了华中地区游击抗日指挥中心、诞生了《新四军军歌》。可以说,云岭是新四军十年光辉历史中,最闪亮的军部所在地。作为泾县干部群众的一分子,学习党史,学习新四军精神,更是重中之重。
“学”新四军精神,往昔“雄关漫道真如铁”,知所来、明所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最好的教科书、最丰富的营养剂,学党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赤子之心的王稼祥、视死如归的袁国平、恪守誓言的忆施奇,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他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志气令人感佩;我们党从建党初期50多名党员到如今的90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令人敬佩;从红船精神到抗疫精神,英雄人物敢于闯关夺隘、劈波斩浪的豪迈信心令人钦佩。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深入学、多形式学、联系实际学,全面掌握百年奋斗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汲取智慧、淬炼思想、凝聚力量,助力高扬继往开来的启程风帆。
“悟”新四军精神,今朝“人间正道是沧桑”,践初心、担使命。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非典”到“新冠”,从地震灾害到洪涝灾害,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人民至上”理念,把群众安危放在首要位置,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出生在泾县厚岸古村的王稼祥是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极其光辉的,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他都坚定顽强地为实现党的理想不懈奋斗。在学习了王稼祥同志的故事后,深深的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做到了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新时代青年干部更要在“悟”党史中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发挥螺丝钉精神,兢兢业业为基层做实事,为百姓办实事,为人民谋福利,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用”新四军精神,明日“长风破浪会有时”,续奋斗、圆梦想。“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路路更陡”,我国已进入“十四五”时期,对于高速前行的中国列车来说,党史学习教育如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推动希望列车奔向更美好的未来。“干粮袋里放马列”的精神是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生动写照,启迪我们“学以致用方为实”。我们在党史学习过程中也要克服形式主义,防止学习党史和工作实践“两张皮”现象,要把总结经验、提升能力、解决问题、观照现实、推动工作当成学习党史的落脚点。眺望前方,既有潮平岸阔,也有激流险滩。青年干部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把党史学习用于开辟“地方路”,吹响“党史学习”的号角,做到边走边学、学以致用、边学边改进,在新时代以昂扬的姿态续写奋斗者的青春华章。
新四军成立于全国抗日战争初期最艰难之时,受命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华诞之际,学习新四军精神对于泾县党员干部有着格外特殊的重大意义。在泾县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从不缺少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从宣纸从业者传承先辈为新四军用纸拼命奋斗的精神,到电机行业工人团结一心,为国家生产出高效率电机的赤诚之心,每行每业的从业者都深深地为自己能够生活工作在这片热土感到骄傲与自豪。(张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