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年代”倾心坚守 共同“守护”疫苗接种一线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1-05-26 14:55:57 责编: 郑茹

微信图片_20210414123855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包河区望湖街道王卫社区始终以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相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方便学校、企业就近接种,王卫社区首个流动接种点正式在辖区安徽电气工程学院“上门接种”。

“站点”虽小,五脏俱全。流动接种车由大巴士车改造而成,车厢内设有信息录入区、冷链区、接种区,配备了冷藏箱、空调、消毒等硬件设施,保证疫苗储存温度在标准范围内。接种区共设置了2个接种工位,可同时为2人接种。车厢外,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维护现场秩序、帮助学生登记信息、填写知情同意书,由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疫苗接种知识答疑。此外,学校还将图书馆设置成留观区,接种完成的学生在此留观休息半小时。

1622011227(1) 

一天半的时间,安徽电气工程学院临时接种点总共接种1140多人次,在望湖街道、王卫社区、医务人员、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效完成了全体师生的疫苗接种工作。这些“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的无私奉献、暖心服务,也定格了一幕幕感动画面。

他是“50后”

“你昨天喝酒了,建议明天再过来打疫苗。”“打完针,针眼处不要沾水,不要做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饮酒。”一遍又一遍,刘医生耐心地为大家讲解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严格核对受种者人员信息并签字确认。来自方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刘太仲医生是一名“50后”,这次被调配到安徽电气工程学院负责临时接种点的接种工作。一天半的时间,对于学生们来说,他就像是爷爷一样,亲切的关心着他们。只要有刘医生在,学生们就很安心。 

1622011260(1)

他是“60后”

王卫社区党委积极协调辖区学校及商圈,摸排适合场地作为疫苗接种流动点,集中为学生、企业接种做上门服务。在安徽电气工程学院临时接种点,王卫社区党委副书记万玉忠在现场实时掌控接种车内外局面,优化预检、接种流程和布局,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状况,俨然成了一名接种点大管家。面对疫苗接种工作重任,这位“60后”基层党员干部说道:“新冠疫苗接种是大事,这是我的担子我就要担,我非常感谢家里人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他们是“70后”

望湖街道社会事务部部长杨前斌是疫苗接种工作的总负责人,从年前组织实施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的应急接种到至今的全民免费接种,他已连续奋战了多月,没有节假日,没有下班时间,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给了爱人。在此次临时接种点,他也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为疫苗接种工作保驾护航。流动接种车上注射器不够、棉棒缺少等,杨前斌都第一时间协调调配,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保障了临时接种点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崔先芝是社区疫苗接种工作的负责人,从临时接种点的筹备、场地布置、志愿者培训、疫苗的配送协调与冷链管理、市民咨询答疑……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时时刻刻协调各项事务。一天下来,顾不上喝水,嗓子都沙哑了,但她还在坚持。这些天来,她从来没有准时下过班,周末也没有时间休息。年仅三岁的小儿子总是哭着找妈妈,问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儿子一句话就让她心生愧疚。崔先芝只能安慰道:“等这段时间忙完了,妈妈就能陪你玩了。”

e2a8004dac159c9b9b4f38391a95242

他们是“80后”

“请大家戴好口罩,提前打开健康码,排好队登记”。王卫社区的志愿者们正引导着排队登记接种的学生。早上不到8点,志愿者们就到达了临时接种点,做好准备工作,分别在登记处、排队区、接种区等点位开展自己的志愿服务任务。他们一遍遍地喊,告知接种人员需戴好口罩、留观满30分钟无异常反应才能离开。“最近身体可有什么不舒服,吃了什么药?”预检区的社区志愿者正在配合医护人员,对前来接种居民开展健康询问、负责登记指导、知情书填写。问他们辛不辛苦,他们总是说:“医护人员才是最辛苦的,我们这点累不算什么!”

 他们是“90后”

姚丽红是此次临时接种点负责疫苗接种的护士,她和她的同事们都是“90后”。自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她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分周末、晚上,时刻准备接受临时的疫苗接种任务。在临时接种点,为了提高接种效率、缩短居民等待时间,姚丽红和她的同事们尽量减少喝水的频率,一坐就是半天。一天半的时间,她们总共接种了1140多人次,刷新了平时的纪录。“虽然有点累,但是精神要时刻紧绷,作为医护人员,就是要为了大家的健康坚守。”

他们是“00后”

“疫苗接种车容易晃动,大家上下车的时候脚步轻一点。”此次临时接种点获得了安徽电气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这些“00后”的学生们组成志愿服务团队,负责车上的录入登记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了信息录入速度。工作人员看到两个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登记的身影,说:“小伙子,总盯着屏幕看电脑登记很累,休息会喝点水,我们来换个班”。对于大家的关心,他们总是说:“没事儿,我们不累,这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小伙子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上完卫生间回来,真实的感动就在眼前。

1622011302(1)

平凡造就伟大,在新冠疫苗接种一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关键时刻冲锋在前,能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团员同志们,他们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以大局为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以满负荷的状态全力推进接种工作,真心真意赢得大家对疫苗接种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时刻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周嘉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