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脱贫——记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泗县县委组织部
来源: 邱阳 2021-05-31 10:52:04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近年来,泗县县委组织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脱贫。泗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五面红旗”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做法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今年2月,泗县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近期泗县县委组织部又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旗牌星”联动 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争创“五面红旗”强引领。从2017年开始,在县委的统筹安排下,泗县县委组织部牵头实施“五面红旗”党建创新工程,把“脱贫攻坚、环境改善、乡风文明、信访维稳、基层党建”五项重点工作,作为村级“五面红旗”开展争创,制定5大类35项工作标准,把村级以脱贫攻坚为核心的各项工作任务量化出来、实化下去,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县里抓村缺抓手、乡镇抓村缺手段、工作队抓村缺方法、村‘两委’自身缺动力”的问题,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落实乡镇月评月授、县级年终总评机制,2017年以来,全县评选“五面红旗村”49个,脱贫攻坚的过程已经成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大提升的过程。

实施“五牌联动”强责任。压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单位、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基层党员“五方责任”,以岗设牌、以牌定责,向社会和群众亮身份、受监督,倒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抓脱贫,比学赶超谋振兴。大力开展“党员一带三、致富路子宽”活动,380名党员成为“带富先锋”,2340余名党员成为“致富先锋”,1.6万名党员为群众提供“送到家”服务,形成了“党员带着群众干,一个带起一大片”的生动局面,脱贫攻坚的过程已经成为干部激情能力作风大提升的过程。

开展“十星争创”强动力。提振群众“精气神”、念好乡村“治理经”,大力开展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孝敬老人星、教育子女星、邻里和睦星、干净卫生星、诚实守信星、勤劳致富星、热爱公益星、移风易俗星等“十星级文明户”争创活动,建立“爱心超市”“道德银行”,通过“以星定分,以分换物”的方式,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887户贫困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935名贫困群众成为致富带头人,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的过程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大提升的过程。

“派管用”联抓 锻造脱贫攻坚过硬队伍

因村精准派人。严把“选优选强、优势组合、因村制宜、跟进补充”四个环节,在综合研判村情民情的基础上,按照党务干部派弱村、政法干部派乱村、经济干部派穷村的思路,选派帮扶干部433名,组成184个驻村帮扶“尖刀班”,确保把最能打仗的人选派到脱贫攻坚最前沿,实现尽锐出战、战之必胜,相关做法被中组部浦东干部学院列为典型案例教材。

科学规范管人。坚持“村为主”机制,明确驻村工作队长一律任所在村第一书记、副队长任党总支副书记,确保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充分融合。建立“四看三评两比”考核管理机制,即看党建、看扶贫、看产业、看村容村貌,实行干部点评、乡镇互评、县级总评,做到比业绩、比干劲,以实绩考核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建立与省市派驻单位定期通报制度,对排名靠后的驻村工作队,逐人约谈,记入档案。

树立导向用人。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赛马场”,落实《泗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八条措施》,2017年以来,全县从脱贫攻坚一线共选拔使用干部268人次、晋升职级196人次,占比63.7%,7名乡镇党委书记提拔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32名选派干部荣获省市表彰。正在开展的第八批选派工作中,全县广大干部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投身基层、推动振兴的氛围更加浓厚,驻村工作真正成为了“香饽饽”。

“县乡村”联创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统筹“全县一盘棋”。县四大班子成员每人包保2-3个贫困村,建立“1+X、X+1”城乡联合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全县104家县直单位与168个村党组织组成联合党支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239个工作专班,网格化参与脱贫攻坚。实施“凤还巢”工程,建成全国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吸引3500多名大学生前来实习实践、助力脱贫攻坚。

打好“乡村一体战”。深入实施“百果园、花世界、绿泗州”工程,大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成“双培双带”示范基地168个,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发展、项目支持、强化服务、改革创新等6大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0年全县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15.7%,其中5个村超过100万元,经验做法被列入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案例。

打通“最后一公里”。连续三年实施基层党建“规范年”“巩固年”“提质年”活动,以“五联同治”高标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7个,做法受到中组部表扬。锻造堪当新时代发展重任的“硬核”村官队伍,常态开展“村书记擂台赛”,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等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比例达86.9%,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列席乡镇党委会议。深化“选青推优”工程,公开招考566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为各村配备1822名扶贫小组长,打造“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锤炼了党员干部、夯实了基层基础、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泗县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邱阳)(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