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工作启动开展以来,埇桥区委高度重视,坚持“抓住关键人、把握关键点、配出好班子、严把纪律关”四个方面,全过程贯穿党的领导,全方位规范换届要求,全领域执行换届纪律,顺利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抓住换届工作关键人,“实”干当先
一是精心筹备,把基础工作做实。区委先后召开4次常委会、1次区委全委会、7次动员和推进会,及时传达学习省、市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认真安排部署全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重点针对人选摸排、代表推选、调研督导、纪律警示等内容进行部署推动。
二是认真组织,把工作责任压实。建立“1+2”督导机制,即:采取区四大班子联系乡镇,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组成督导组覆盖24个乡镇,全程参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同时,专门设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压实,确保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培训,把业务能力夯实。根据工作时序进度,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培训,先后就党代会筹备、党代会代表推选,以及召开党代会工作中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举办专题培训4期,培训1400余人次。采用“清单制”工作模式,通过建立工作任务清单,倒排工作日程,做到“换届程序精准到日、具体工作明确到事,每日工作每日结清”,确保业务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确保整个换届过程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把握责任落实关键点,“严”字当头
一是严格要求,确保责任落实。组织召开专题谈话会,对24个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一对一”“背靠背”进行谈话,了解动态、发现问题、提出要求。工作中明确关键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副书记三职责任共担,保证各层面、各环节工作不走样、不打折扣,确保换届工作平稳开展。
二是严格督导,规范操作程序。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区四大班子领导以及组织部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督导,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各乡镇换届工作部署安排、党代表推选、严肃换届纪律等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同时,督促各乡镇对所属党组织进行全面调研,确保程序规范。
三是严格把关,确保代表质量。建立代表资格“提级”联审机制,在镇级相关部门审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纪检监察和组织、统战、政法等12个部门职能作用,严把代表身份关、提名关和考察关,确保选出的代表政治上合格,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共对三千余名乡镇党代会代表候选人考察对象进行联审,通过联审取消七十余名人选,通过选举选出两千五百余名乡镇党代会代表。
确保人事安排高质量,“优”化结构
一是精准识别干部,拓宽选人渠道。通过对乡镇班子及成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甄选出换届继续提名的初步人选,分别建立“党政领导后备干部库”“选派帮扶干部库”和“优秀乡镇事业编制干部库”,拓宽选人视野,精准识别工作成绩突出、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善做群众工作的人员,作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二是严格人选把关,防止“带病提名”。在人事安排环节,先后经过组织部部务会、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反复酝酿、讨论确定,切实扩大民主决策,确保乡镇党委换届人事安排方案的质量。在人选推荐环节,严格落实两个“双签字”,严格执行“凡提四必”相关工作要求,确保人选符合要求,严防“带病提名”情况发生。
三是统筹人事安排,优化干部队伍。统筹安排各乡镇换届人选,最大程度优化乡镇干部队伍,各乡镇适当保留一批经验足、工作得力的“老干部”,同时按要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从年龄、专业、性别等方面梯次配备,从优配备。加大“五方面人员”选配力度,坚持好中选优原则,经过反复酝酿比选,最终确定“五方面人员”名单。
严把换届风气纪律关,“狠”抓执纪
一是狠抓换届风气监督。召开区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制定《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实施方案》,建立《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机制》,成立区乡领导班子换届风气监督组,具体谋划指导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召开专题警示教育谈话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集体谈话,筑牢党员干部严守换届纪律思想防线。
二是狠抓换届纪律要求。通过埇桥先锋网、宣传栏、《换届纪律提醒卡》《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十严禁”纪律要求,印发换届纪律提醒卡4000余份。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区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向区委承诺,乡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向乡镇党委承诺,换届工作人员向所属党组织承诺。截至目前,共签订承诺书两千余份。
三是狠抓执纪问责。坚持预防在先,通过实地走访、谈话调研、查看资料等方式,对全区24个乡镇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开展不严不实的乡镇,切实督促整改。健全“信、访、网、电、微”等监督举报平台,通过埇桥先锋网、提醒卡、一封信等形式公布监督举报方式,及时受理反映换届纪律的问题。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纪委监委成立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专项核查组,对反映的问题坚持严查快办。(陶永锋)(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