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以参保群众的切实利益为出发点,多举措抓紧抓实医疗保障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民生工作高效开展,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水平。
加强政策宣传,助推政策落实
通过宣传彩页、宣讲、入户走访、村广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方式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让参保群众知晓政策、理解医保就医流程,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广覆盖,惠民政策落实处;开通城乡居民24小时政策咨询热线,让参保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医保政策,办理部分业务。
拓宽服务维度,提升医保温度
一是延展服务广度。全面实行“线上缴费”,针对无户籍人员和外籍人士,积极解决其参保问题及后期待遇享受问题,让参保群众应保尽保,应享尽享,确保“数字医保,一个都不能少”。
二是挖掘服务深度。扎实推进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实现“马上办、一次办”,切实保障参保群众的用药需求;稳妥开展负面清单报补工作,对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出现较大待遇差的情况,积极予以追补,最大限度地保障参保群众的利益。
三是打造服务新亮度。在全市率先推出“班前十分钟”工作制度,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及工作人员提前20分钟到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工作效率、群众满意度。
四是提升服务温度。实行帮办代办服务,变“群众办”为“帮您办”,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推出“不间断延时服务”,切实做到“下班不打烊,群众不走服务不停”;推广异地就医资料“就近办”,切实方便群众,让群众少跑路;缩短报销时限,让参保群众在20天内拿到报销款,解决部分重急病参保群众因现金流原因影响及时就医的问题。
加强医保监管,扎牢制度笼子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条例”广知晓。全面铺开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学宣贯”活动,常态化开展医保政策学习,确保全员参学、不落一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学习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将“条例”深刻内涵贯穿医保基金监管始终。
二是实施驻点督查,确保关口向前移。为规范医保基金合理使用,构建医院、医保、患者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建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监管派驻监督督导员督导制度;选派6人进驻三家医共体牵头单位,负责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参与医保管理制度建设、监督指导诊疗服务行为等内容。
三是破解监管“难点”,确保监管“掷地有声”。不断创新监管方式,采取公开监督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定点医药机构检查力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按照协议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确保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守好参保群众“救命钱”。
落实“清零行动”,确保工作更高效
对各类检查、投诉及未完结案件再次梳理,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清零行动”工作台账。针对重点时段和重要节点,紧盯上缴重点环节,确保有序推进。安排专人实时跟进医疗机构上缴情况,重点督促,跟踪问效,确保台账逐一消零,专项治理“清零行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王莉 戴蕾蕾)(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