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大观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实现“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转变
来源: 柯丽婷 徐蕾 刘志乾 2021-06-30 14:14:16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安庆市大观区是安庆市老城区,成为安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县(区)后,根据区情,以党建引领为主轴,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创新实施了“1551”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大观模式,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一个引领 实现县干下沉社区制度化

该区在全区40个村(社区)成立由县干担任站长、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副站长的红领工作站。赋予红领工作站对辖区各类组织的统筹管理权、各类事务的协调处置权、区直部门的评价建议权,从区级层面有效整合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形成扁平化综合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治理胜势。自去年4月份成立以来,召开联席、月度会议201次,梳理讨论问题800条,已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600 余个。

做实“五大平台”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依托“局长驻点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法干警进网格”“三社联动”五大平台,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纵深网格化全覆盖。推升做实“局长驻点工作室”这一上下联动平台作用,打造区级部门力量下沉平台,驻点局长团队累计走访群众万多户,收集民情民意26万余条,解决问题12万件。

搭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打造民主协商平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村(居),开展走访调研、矛盾化解、民主监督近2000余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德治教化平台,开展讲、学、传、习、评等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推报中国好人3人,安徽好人9人,中国道德模范提名1人,安徽省道德模范2人,安庆好人260余人,安庆战“疫”好人54名、防汛抗洪好人5名,大观战疫好人100人,大观战疫优秀志愿者80人。推广“政法干警进网格”,打造法治保障平台,开展“政法干警进网格”,深化“千家万户访平安”,在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民生检察工作室”“警民联调工作室”“公益律师工作室”和人民调解中心,不断提升司法亲和力和公信力。推进“三社联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建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15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40多类社会治理事项。

完善“五项机制”   规范为民办实事的时和效

完善“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纵向治理机制、“明责赋权减负”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机制、“三下沉三集中三心服务”多元矛盾化解机制、“五个一”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三位一体”公共服务提升机制。修订乡镇(街道)、区直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出台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负面清单,厘清社会治理权责、边界,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2000多起,平均办结时限从5天缩短至2天,精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推动公共服务实现优质均等、高效便捷、兜底保障。

构建一个中心   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新思路

根据试点工作任务及上级要求,该区按照“一个中心、五个系统、N个应用”总体思路,启动“1+9+40”智慧大观联动中心建设,构建数据集成、即时处置、决策参考、指挥调度、政务服务五大系统,汇集开发智慧社区、智慧城管、红色党建等N 个应用,逐步形成“一屏看天下、一网管全城、一机治大观”智能治理新格局。

设计手机终端应用开发“慧治大观” APP,同步设计微信小程序和皖事通 H5 页面,设置了红色党建、智慧村居、营商安商等5大版块7大模块,为群众架起平台构筑桥梁。同时,依托智慧联动中心,及时将群众诉求反馈给红领工作站,红领工作站数据员通过手机 APP 内置的移动协同平台快速处理,以数字化管理助力红领工作站服务群众能力。(柯丽婷 徐蕾 刘志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