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庙前镇:“特效药”为非公企业党史学习教育“生肌活血”
来源: 李忠艳 2021-07-14 11:37:11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青阳县庙前镇积极组织镇域范围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但部分非公企业党员存在对党建工作缺少认同感,积极性不高,理想信念有待提升等问题。加上在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特殊背景下,其失业、流动、外出的党员比例也较高,导致非公企业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力不足。因此,青阳县庙前镇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群策群力、厘清问题、辨证施治,以三剂“特效药”疏通非公企业党史学习教育“中梗阻”问题,为非公企业党史学习教育“生肌活血”。

74897afe-c1a1-4523-e220-ffcf2ba6c3dc

注入滋养初心的“营养剂”,在思想上减轻病症。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对党建工作缺少认同感,积极性不高。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一些党员信仰上出现偏差,认为企业效益上不去,思想境界再高也无用。另有一些企业党员认为自己和其他职工一样都是“打工者”,谈不上发挥带头作用,淡薄了意志,淡化了观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公企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开展。该镇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三会一课”,组织老党员上党课,分享学习交流心得,为非公企业3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放《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书籍120余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鼓励企业党员通过“学习强国”、“看青阳”“康养庙前”等线上平台不间断开展微党课、微朗读、微分享,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思想苗头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予以纠正。并于6月30日至7月2日举行非公党建党务工作者、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进行警示教育与党性教育,让党员真正沉下心来,认真领会精神,从思想认识上使他们真正爱岗敬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注入务实笃行的“强心剂”,在行动上拔除病根。由于非公企业主要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党务工作者精力少,经验不足;部分非公企业小而散,党员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活动的开展,再加上用工制度的灵活性,一些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党员”,使得非公企业对开展活动心存顾虑。该镇建议将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企业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该镇针对党史学习教育,推出5期《党史我来讲》系列微党课视频,让党史故事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让理论宣传既有朝气又接地气;开展12期“初心群像”活动专栏,推动党史学习“声”入人心;庙前镇九华山陵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青阳烈士陵园进行日常工作的维护与宣传,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庙前镇车木工艺厂、安徽九鑫酒店有限公司、六泉山庄播放20余部红色电影,用电影讲党史,推进党史进企业,让企业职工边看电影边学党史;夕阳红老年协会党支部开展6场艺术党课巡演,用青阳腔、青阳艺术加深党员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的认识,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坚定发展信心;开展红色“打卡”活动,引导非公领域党员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庙前镇非公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前往青阳县博物馆、文化馆、酉华镇宾山革命纪念馆参观;充分用好本土“红色资源”——九华山陵园,茶溪小镇、安徽九鑫酒店有限公司等6家非公领域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共计30余名党员、积极分子,前往党性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和洗礼。

注入共治共享的“创新药”,在制度上强健筋骨。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形式创新和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加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条件和经验都相对比较薄弱,普遍的党组织都未能正常运作,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法、活动方式陈旧。一些企业党员数量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部分企业党组织状况参差不齐,部分党支部书记不闻不问,只有在镇党委有安排的时候才临时应付,党组织缺乏凝聚力、战斗力,而且形成的党组织原始资料也不尽完善。该镇督促党建指导员要经常走访,形成一月一督查一报表制度,做好党的政策、路线、方针的“宣传员”,成为积极开展活动的“引导员”。同时,该镇党委牵头成立非公红色党建联盟,党建联盟采取“横向联动,纵向延伸”的“1+1+X+N”组织架构设置,“1+1”即镇党委+党建联盟,“X”即组成各党建联盟的成员党组织,“N”即各成员单位群团组织,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运行体系,通过党建联盟带动产业链或行业上下游共同发展。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推进作用发挥标准化,促进整体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巩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成果,理顺主题教育“肌理”,打通党建引领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筋脉”。(李忠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