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王寨镇坚持以党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村党组织引领效应,“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激活产业振兴的新“引擎”,有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探索农旅融合,唱响田园牧歌
时下在王集村明珠合作社连片的采摘园里,蟠桃、黄金梨、水蜜桃等各种水果熟了,绿油油的青菜长势正旺,独具特色的田园采摘生活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客。“品种好、产量高、品相好,不愁卖,人气十分火爆。”种了4年多蟠桃的村民焦明珠说,他种了近200亩地的桃树,每亩地的年收入能比种植小麦的收入翻一番。据了解王集村通过引导村民种植水果、蔬菜、草莓等经济作物,让农业发展与旅游结合,通过采摘园让周边游客领略田园乐趣的同时,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出农旅结合的新路子。
打造绿色品牌,帮助群众增收
在王寨镇河涯村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纵横有序的滴灌管道覆盖200亩农业基地。在整齐的钢架大棚里,看不见农药瓶、化肥袋、杀虫剂。公司经理刘海龙介绍说,农丰农业示范园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200亩土地上建成了钢架大棚,水、电、路等设施基本完善。计划二期工程租用面积约400亩,投资800余万元,将建成一个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园,带动周边土地转变为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预计拉动周边农户200户就业。
发展千亩牡丹,带动群众就业
每年5月份王寨镇宁元村千亩油用牡丹花开旺盛,吸引邻乡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2016年王寨村与安徽华耀太阳能有限公司流转约700亩土地打造皖北油性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在太阳能板下种植油性牡丹,公司先后投资400万元种植油性牡丹。在油性牡丹收割时期,公司及时吸纳一些弱劳动力或因家庭因素不能外出就业的农户到基地就业,目前累计用工在3000人次以上,参与栽种的农户每天工资为80元左右,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同时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目前该基地建立了“村委会+种植公司+农户”的长效利益联接机制,形成了政府牵线、村里搭桥、公司唱戏、群众收益的产业模式,实现种植公司、农户、村委会多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王寨镇依托各村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貌,不断激活产业发展的动能,着力加快新农业发展,按照“宜果种果,宜蔬种蔬”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有效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目前已发展培育果蔬、花卉苗木、中草药等近2万亩,全镇“一村一品”专业村、示范村达到6个。(李运)(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