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县市场监管局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关注乡镇、农村的食品安全薄弱环节,构建农村食品安全“过滤网”。
食品快检下乡,提高检验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高本地区食品检测合格率。2019年至2020年共建设15个基层市场监管所民生工程检验室和1个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室,每个基层所食品安全检验室每个工作日可完成检测任务10批次,每个农贸市场快检室每个工作日可完成检测任务15批次,加大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力度,截至目前,共检测样品23557批次,合格率99.35%。
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重点检查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校园周边、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重点检查方便食品、冷冻饮品、酒水饮料、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严查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等行为。2021年以来检查农(集)贸市场420余家次,食品经营主体3330余户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22件,罚没款44.98万元。
严格农村自办宴席备案管理。以“申报-备案-指导”为程序,形成了“事前有申报、过程有监管、事后可追溯”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模式;制定管理制度,规范餐饮加工操作人员的加工行为和健康管理、食品原料来源及卫生环境,推广使用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系统,健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完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制度,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2021年以来,备案指导农村自办宴席1129家次,备案农村自办宴席厨师253人,未发生一起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村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闫奎 张学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