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殷殷寄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深切期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大会上,1000余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在天安门广场齐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有力的8个字,响彻天空的4遍,振奋人心,闻之热泪盈眶,呼喊出当代青年心中的一腔热血,呐喊出有志青年的报国心声,是坚定的青春誓言,也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新时代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做好了准备。
学习党史,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一百年前嘉兴红船,到现在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巨轮,从一穷二白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究其根源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奋斗目标,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只有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才能在前辈的巨大成果上开创新局,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在新的征程上,当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勇姿态,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提高七种能力,锻造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为广大青年在实际工作中指明方向,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老实人”“明白人”;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到群众中去、实践中去,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全面权衡,科学决断,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运用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到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做好群众的贴心人,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发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甘于奉献,把青春华章写在中华大地上。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援鄂医疗队中超四分之一是“90”后,甚至是“95”后,“00”后,他们抵挡肆虐的疫情,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他们的青春经“战疫”更美;脱贫攻坚路上,一群群青年力量扎根农村,以青年群体为主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扶干部,扶贫专干,驻扎在扶贫第一线,走村入户了解情况,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拉项目,找资金,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更有平均年龄33岁的航天报国嫦娥团队、神州团队,平均年龄35岁的北斗团队,他们不再是躲在父辈身后的孩子,他们是刚强的逆行者,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坚力量,是科技前沿的开拓者,他们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用实际成果答好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时代考卷。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一个拥有众多有志青年的国家,未来充满希望,一个接续奋斗的民族,前途无限光明。处在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时代的青年,正以永不动摇、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正以时不我与、时不我待的精神去拼搏,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激扬青春能量,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做好新时代接班人。(马桂云)(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