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无小事。近年来,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努力打造“红色引擎”,紧紧围绕“党建+”模式,突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和便民服务等工作中,凝心聚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平时很难挂上这些专家医院的号,现在不用花钱、不用排队,在家门口就能让专家看病!”日前,在高刘街道新桥工作站,来自安徽医专药学的知名专家在这里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百余名辖区居民前来听课和问诊,并称赞活动“接地气”。这是合肥经开区科技局与高刘街道新桥社区工作站开展的结对共建系列活动之一,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真温暖 家门口乐享服务
义诊活动当天上午,72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潘升祥早早地就来到了义诊现场,他说“以前到大医院看病,都得一大早提前好几个小时让孩子们去排号,要是像这样的专家号更要提前好几天就要开始预约,很是耽误时间乘车去医院也很不方便。这次大医院的专家到家门口来给我们看病,真的是让人想不到啊!而且专家们讲得也很清楚、很细致让我这个老头子一下就能听明白,希望能经常到我们小区来搞这样的活动,我们这些老人家看病就方便多了。”
义诊现场,医专药学的心内科、消化科、呼吸科、骨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专家,耐心解答问诊居民的询问、检查症状、细致看诊,将医嘱细心写在纸上,并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健康讲座上,医生从老年病常见的种类、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营养膳食搭配进行预防等方面,为居民送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健康课,居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还做着笔记。
为达到精准服务、取得实效的目的,组织活动的经开区科技局党支部,在活动前期多次调研收集辖区居民的基本需求,针对工作站辖区居民老人多、基础病多的特点,区科技局党支部邀请安医大名医专家参加进社区活动,还贴心为前来问诊的老人送上高温降暑的药品,让近百名辖区居民享受着送到家门口的温暖。
出实招 为民服务办实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激增。在放开三孩政策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母婴照护、育婴早教、养老看护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家政服务需求也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促进辖区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从业人员就业创业,推动家政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打造优质家政服务。6月28日,高刘街道首期“高端家政”培训正式开班。
高刘街道充分发挥共建作用,联合共建单位与知名家政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观摩学习等形式重点培训月嫂、育婴师、保洁、养老护理等热门课程,同时紧抓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方向,提升辖区家政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搭建就业对接平台提供就业机会。后期,街道将继续围绕技能培训促就业这条主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资与扶技并重,不断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将技能培训打造成“强引擎”,跑出促就业、稳就业的加速度。
解难题 凝聚党心暖民心
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助力推进基层党建发展。“七一”期间,高刘街道党工委、区科技局党支部联合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开展“建党百年 结对共建 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每次过节党和政府都来看我,有什么困难也第一时间来家里帮助我,也经常来为我打扫卫生,关心我的生活。”已经78岁高龄的徐维忠老人是连环居委会辖区困难老党员,患有膀胱肿瘤、冠状动脉、心脏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连续两次住院花费数十万,出院后还需高额治疗费用。徐维忠激动说道“这些年,政府一直照顾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都能帮我解决,国家政策好,感谢你们、感谢政府。”此次活动增进了包联单位之间相互了解,同时也拉近了党组织和困难党员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
据悉,高刘街道为了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在“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又与合肥长鑫电子、蔚来汽车、合肥首创长岗水务、中煤三建、农行空港支行、长岗卫生服务中心、高刘卫生服务中心、空港酒店等单位达成党建联盟默契,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助力空港新城高速发展。
联盟成立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高刘街道将统筹策划一系列强基础、促提升的活动,包括开展共建学习、支部建设“诊断”提升、开展企业交流、培育党建典型、实施联盟实事项目等,以此实现成果共享、典型共育、品牌共树、党企共荣、社企共促的区域化党建发展目标。(通讯员 陈佳佳 徐茜茜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