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烟花”影响,自7月27日,萧县迎来强降雨,防汛救灾刻不容缓。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防范应对台风和强降雨,萧县提前部署,精心组织,党群同心,凝聚力量,构筑了防汛救灾的安全堤坝。目前,全县防汛形势总体稳定,雨后排涝除险等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安排。萧县提早召开防汛防台风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市防汛救灾相关部署安排,要求全县上下迅速进入防汛状态,压紧压实防汛救灾责任,严格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制度,密切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岗位、重点行业,把各项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确保安全度汛。同时,强化防汛物资保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原则,做好挖掘机、多功能吸污车、汽油抽水泵、化纤袋等物资储备,明确专人保管,确保关键时刻找得到、调得动、用得上,切实提升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处置能力。
协调配合,凝聚防汛合力。萧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做到“宁可防过 不可防漏”,充分发挥气象、宣传等部门优势,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和手机短信等途径,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防台防汛宣传,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实时动态、防范知识,尤其对台风来临时有关部门发布的重要汛情、险情信息,迅速组织转发,为避险抢险争取时间。强化执纪监督责任落实,严明防汛纪律,加强督导检查,压实各部门防汛责任,严格执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到岗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推动压实安全度汛工作责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城管、公安、交通、电力、水利、应急等部门,闻汛而动,冲锋一线,除险排涝、疏导交通、检修设备、清沟沥水,落细落实防汛防台风举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干群同心,筑牢安全堤坝。萧县县委组织部发布倡议书,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当好防汛抢险工作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尽心竭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防汛抢险的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担负使命。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靠前指挥、一线作战。县级领导干部分别赶往联系点一线指挥。县、乡、村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冒雨逆行,基层党组织闻“汛”而动、火速集结,群众广泛参与,齐心防汛救灾,这是萧县防汛群体的生动写照。7月28日上午,萧县县委主要负责人深入凤城新区、物资储备库、倒流河、闸河、永堌消防队、龙河闸等地,一线督导防汛防台风工作,了解防汛应急准备情况,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防汛抢险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筑牢防汛救灾的“红色堤坝”。在该县孙圩子乡,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组成义务防汛队,全面排查村里孤寡老人等住户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消除,确保汛期群众住房、生活安全。在该县龙城镇,为确保老城区居民和辖区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截至28日晚,全镇156个党组织组织688名党员,成立49支党员先锋队,带领群众搬运4600个沙袋,疏散1869台车辆,设立55个抗风防汛安置点,安全转移人员945名,为辖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筑起牢固“挡风墙”。 (李兰凯)(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