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刘套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科学治理模式,持续聚焦群众需求,因村因人分类施策。重点围绕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及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描绘发展蓝图,为乡村振兴开好篇,布好局。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认真谋划“村两委”换届工作,逐村研判,逐人分析,围绕事业发展需要配班子用干部,及时把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理论知识培训,持续强化全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及业务知识水平,培养一批能干、会干、敢干的优秀村级干部。多措并举抓产业人才培育,积极吸引刘套籍人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在政策、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人才干得好、留得住,从而起到“一人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村”的良好效果。
坚持发展理念,强化集体经济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乡村振兴三类村特点,坚持分类施策,助推产业多元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提升以芈集村桃产业、徐安村大棚蔬菜产业、管粥集村水晶梨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优势。不断强化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陈屯村永丰种植合作社、张庄村先锋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李圩村光彩农作物合作社等为代表,采取“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强化对相关涉农企业的帮扶引导,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党支部,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发展。充分利用文化地理优势,持续做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画乡之乡”品牌,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开发,使文化效益更好的转化为经济效益。依托故黄河扶贫开发,盘活故黄河两岸村集体土地,寻求发展和壮大村级收益的增长点。
坚持便民高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充分整合镇直各职能部门行业优势,邀请专家学者对镇域内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确保项目落地更便民、更高效。持续加强道路建设,以萧管路拓宽工程为契机,全面提升镇域内路网建设,不断提升道路绿化、亮化水平。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积极尝试群众提需求,政府出物料,群众出工的村内道路修建模式,力争全面消灭断头路,彻底解决群众出门不便的问题。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从梳理农田沟渠、机井通电等方面入手,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灌溉难、排涝难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指导,进一步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促进乡风文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紧抓刘套镇黄河故道保护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旅游业,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农村。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网格化治理模式,把“群众说事室”、“党群活动室”建到每个自然村,让党员干部在群众的家门口倾听百姓声音、解决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加强正面引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大舞台”为阵地,不断加强农民群众道德教育。树立榜样典型,积极开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村民争当“五好家庭户、平安家庭示范户、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建立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李康)(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