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萧县坚持“五抓五促五提升”工作举措,对标对表,持续用力,统筹兼顾、全力以赴,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一是抓政策、促稳定,提升政策保障水平。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确保政策延续性。继续实施危房改造,保障住房安全;继续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组织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继续落实脱贫人口代缴新农合、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继续落实饮水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小额信贷政策等等。做到对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二是抓监测、促帮扶,提升动态监测准确性。推行村级网格化监测管理模式,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是抓产业、促增收,提升特色产业建设。成立萧县“五彩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及五大推进专班,持续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萧县紫葡萄、红辣椒、橙萝卜、青芦笋、白山羊“五彩农业”品牌逐步打响。做好“四带一自”民生工程,继续动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四是抓稳岗、促就业,提升人员就业率。落实劳动力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台账,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精准工作措施,强化政策支撑,确保已就业脱贫劳动力只增不减。统筹发挥好公益岗、互助岗作用,各类经营主体、产业帮扶基地、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坚持劳动力务工就业“周抽查周通报”,推进务工规模,核准核实信息。
五是抓设施、促和谐,提升民生保障和福祉。萧县目前采用以群众为主导地位,政府为监督主体的新修路模式,有效实现“花小钱、办实事、利出行、聚人心”,群众作为“执法者”“指挥官”“监督者”全程参与道路的修建。创新“进村入户”修路,改善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出行,同时让干群、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李丽丽)(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