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菌菇种植基地,一眼望去,一座座现代菌菇大棚纷纷建起,一个个菌包摞成小山,一排排菌菇生机勃勃……如今的杨集村,党建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位于杨疃镇最西北方的杨集村,一直以来,村里除了传统农耕就是外出务工,村里没有任何其他特色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如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是摆在杨集村村干部面前最大的难题。
广撒深播“红色种子”,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杨集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政治凝聚功能,不断建强党的基层支部,把先进分子吸纳进来、广大群众组织起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杨集村振兴家庭农场负责人程壮壮,家庭因治病花费巨大,2016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村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程壮壮的家庭享受健康脱贫的好政策,他本人也被聘为杨集村扶贫专干,第二年就顺利脱贫。2018年村两委换届,程壮壮当选为杨集村党总支委员,从一名贫困户成长为一名村干部,为党支部注入新鲜活力。
勇抓机遇产业致富,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2019年,杨集村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为本村发展出谋划策。在充分听取广大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同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把脱贫致富的方向瞄准了食用菌,打算发展食用菌种植,但不少群众有顾虑,党员程壮壮主动要求,勇敢尝试。“自己是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镇村帮扶下,2019年他投资20多万元尝试食用菌种植,他一面虚心学习借鉴,一面积极实践摸索,一份辛勤一份收获,当年种植双孢菇就收益了15万元。
程壮壮获益后,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指导带动本村村民,不仅上门指导建棚,还无偿提供菌苗和种植技术。在程壮壮的带领下,杨集村有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的蘑菇大棚务工,年收入过万,实现增收脱贫。2名村民在他的帮助下,走上了食用菌种植致富路。
科技进步创新发展,党建引领驶向乡村振兴
杨集村党委积极探索实施支部、党员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的道路,找准发力点抓党建促脱贫,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奔向小康新生活。2020年末,程壮壮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筹资200多万元,新建6座占地7亩的现代化智能出菇棚,发展现代农业,向科技要效益。同时,他顺势而为,吸引周边菌菇种植户,注册成立灵璧县杨集村振兴家庭农场,发挥规模效应,吸引市场,实现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
菌菇种植不仅让村里部分种植户走上了致富路,也给村里其他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同时,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10万余元。如今,杨集村食用菌的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菌菇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菇”,菌菇种植成为杨集村的特色产业,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高。
下一步,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将进一步鼓励引导党员、群众在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庄环境整治、扶贫助困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形成齐心协力、共促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