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翻新篇 萧县多项举措落实逐级转诊
来源: 王祥鹏 2021-08-23 09:54:49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萧县多年来县外转诊率居高不下,8月12日,省卫健委体改处处长马玉龙一行赴萧县开展跨省异地就医专题调研,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思想重视不够,疏于管理;二是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与配套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对省外转诊控制不力,没有落实督查调度,对违规转诊治理不到位,打击不力;三是宣传不到位,群众信任度低;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仍然是短板,特别是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区域分布不均衡,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药品使用范围窄、品种少,县级医院缺少名医、名科。为进一步完善规范患者转诊流程,加强萧县参保病人转诊管理,降低县外转诊率,8月19日,萧县卫健委召开专题研讨会,研讨并制定详细的县外转诊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萧县卫健委成立以党委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医政、监督、基卫、宣传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分级诊疗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转诊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县内2家县级医院要充分认识开展转诊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底线意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流程,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制定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与配套的政策。起草制定《萧县城乡居民参保病人转诊管理办法》。办法对能不能转、怎么转,转到哪作出具体说明。严禁医生将急危重症以外患者向省外转诊。同时,县卫健委将分级诊疗转诊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定期组织督导,开展绩效考核评价,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诊疗水平。受地缘等因素影响,萧县当地居民前往徐州看病问诊情况屡见不鲜,外出看病不仅门槛高,医保报销率也低于县内就诊医保报销率。同样的病在县内就诊能省下近一半的钱。县级医院聚焦转出病人比较多的地区和病种,和高水平医院签订帮扶协议,由高水平医院进行人才、管理能力的输出。今年三月份以来,萧县县医院通过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短期内开展多台之前不敢做、不会做的术式。同时通过邀请专家定期坐诊、远程会诊、开展手术服务,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省市优质医疗服务。减少人民群众跨区域异地就医,推动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再转诊”的就医格局,减少医疗支出。

大力扶持基层医疗服务建设,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的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的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带动基层能力的提升,加强帮扶力度。一是培养基层医疗人才,把“靠输血”,转变为“能造血”。二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医防融合,建立上下联动的社区防控机制。四是注重宣传,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建构社会屏障。同时在综合医改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的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构建分级诊疗的格局提供有力保障。(王祥鹏)(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