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需要全民参与、社会监督。年初以来,砀山县葛集镇坚持党员干部先行,示范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着力凝聚强大合力,共同守护水清岸绿。
一线巡河,实时管护。对标“河长制”工作要求,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镇级总河长,分别负责废黄河、复新河等重点河流日常巡河,影响带动全镇16名镇级和村级河长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全镇7条重点河流每月巡河率均为100%,有效提高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完善巡河机制,强化属地管理,由废黄河、复新河葛集段等河流所在的11个村配备护河工作者全面加强日常巡河,做好日常管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依法处理,着力打造“水清、岸绿、生态美”的美丽画卷。
联合排查,正本清源。镇党委、政府抽调环保、畜牧、水利、国土等部门精干力量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定期开展废黄河、复新河等河流周边环境污染源大排查,严格落实河道禁养区有关规定要求,全面规范周边区域养殖情况。废黄河、复新河等主要河道禁养区内无养殖户,复新河河道禁养区外排查发现10座养殖棚,其中4座正在养殖,6家弃养闲置,在保障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在养的4家养殖场落实环保治污设施,最大程度降低面源污染,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切实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
强化宣传,凝聚合力。积极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学习宣传《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印发的《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全面提升镇村河长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依托村级广播、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河长公示牌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和重大意义,引导广大群众切实增强保护河流意识。同时,多层面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意见建议,公布问题反映电话,积极构建强大的社会参与和监督力量,共同保护青山绿水,守护金山银山,确保全镇丰富的水资源碧水清流、服务社会、造福于民。(通讯员 杨锋)(安徽日报记者 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