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刘:“四到位”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前准备工作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1-10-13 17:07:54 责编: 王素英

为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夯实党在基层执政基础,高刘街道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立足实际、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细化工作措施,坚持思想认识到位、调研摸底到位、人选储备到位、难题化解到位,着力打好村级换届夯基固本战,稳妥推进换届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选优配强政治素质好、带头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村(居)“两委”班子,为有序换届打下良好基础。

思想认识到位,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市区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村(社区)“两委”换届“十个严禁”“十个一律”纪律要求》,明确严肃换届纪律、坚持高线选人、把牢底线要求、拓宽来源渠道、强化组织把关的工作要求,坚持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作为换届的重中之重,坚持好优中选优、优中选强。

调研摸底到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精心组织开展大走访活动,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带队走访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人大代表、老村干、重点户等“六类人员”,重点听取对现任村“两委”班子尤其是书记、主任的评价,收集有关换届工作意见建议,整理群众急难愁盼的合理诉求,立行立改做好限期整改。在全面了解换届民情基础上,掌握村情选情、宗族派系、违纪违规等基本情况;精准分析研判,对各村(居)选情进行专项排查,对辖区村(居)两委学历层次、年龄比例、各类人群占比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精准把脉村(居)两委队伍现存问题,切实掌握村级后备力量底数,有力畅通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最后一公里。

人选储备到位,做到有梯次有厚度

结合街道调研分析研判情况,围绕年龄、学历、村情等重点指标列出人才需求清单,分类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库和后备人才需求台账。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照“十不选”负面清单、近亲属回避、人选条件等工作要求,由组织部门牵头,结合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经济审计等对辖区24个村(居)145名“两委”干部进行“过筛”式初审,打好提前仗,坚决把不能不宜人员挡在村(居)两委队伍之外。在走访谈心、审查审计等基础上,结合日常掌握,认真分析研判,形成“一村一策”换届工作调研报告,做到村级情况、班子现状、党员队伍、干部人选、群众诉求、风险隐患“六个清楚”,准确掌握每一名村干部的“进、退、留、转”意向,稳妥推进“一肩挑”工作,对因年龄、身体等原因拟离任的现任“两委”干部,妥善做好后续安置工作,确保换届全程平稳有序。

难题化解到位,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聚焦重点难点,因村施策,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部分村(居)两委开展严肃换届风气谈心谈话,针对重难点村(居),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相关问题;聚焦动态形势,街道党工委召开村(居)“两委”换届筹备专题会5次,听取街道党组织负责同志工作进展汇报10余次,重点研究解决“人难选、选人难”问题,坚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选拔村后备干部人选,进一步优化改善村“两委”班子队伍,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同时结合“广场议事会”、“板凳会”等载体广泛宣传换届纪律要求,聚焦案件查办、肃清隐患,对线索性、苗头性问题主动介入,扩大党员群众知晓率,加强舆情监测和应对,严防“带病参选”,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干扰换届苗头性问题,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通讯员 陈佳佳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