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萧县人社局坚持把民生工程满意度回访工作作为检验民生工程实施成果的有效手段,积极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回访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于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9期15班次,培训540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0%,发放培训补助资金127.0648万元。
一是政策宣传“解民忧”。萧县为确保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回访工作有序开展,利用微信、短信、社区(乡村)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宣传民生工程回访工作,并注重政策宣传、过程宣传、成效宣传,借助典型案例吸引群众主动参与民生工程回访工作。深入城镇和社区,对民生工程政策开展入户式、网格化宣传,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如培训对象范围、培训项目和课时安排、培训所需材料以及培训补贴如何领取等问题,工作人员都一一进行详细地解答,让民生政策真正成为群众手中的“明白纸”,全面提高民生政策的知晓率。
二是调查回访“听民声”。通过电话随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开展回访工作,重点对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的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培训补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培训效果以及培训后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解,对培训基础资料、系统数据以及民生档案等材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以此次调查回访为契机,对回访群众的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劳动能力、培训需求和就业愿望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实名制培训需求台账,为进一步做到培训对象精准、就业方向精准、培训工种精准,实现培训“需求端”与“供给端”的精准对接夯实基础、筑牢根基。
三是补齐短板“暖民心”。此次回访工作注重群情反馈,“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在政策宣传方面,采取电视、直播和散发宣传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宣传工作,拓宽政策覆盖面、提高群众满意度。“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萧县在开展技能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调查群众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摸清底数,鼓励有资质的定点培训机构增设群众急需、契合市场用工需求的工种,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同时,通过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年度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梳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讯员 代克)(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