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之畔,科创因子正在合肥包河区熠熠生辉,创新如一颗追梦的种子,指引着包河触摸到未来的心跳。合肥包河正谋划启动“滨湖科创湾”建设,通过汇聚科创、人才、平台等优势资源将之打造成为长三角示范引领的创新湖区。
开发“动力源”
推动包河区发展动力变革
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栽树工程。
一直以来,合肥包河区依托各类创新平台,致力打造“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坐拥中国科大、合工大等30余家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5家、院士68人,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城区排名第31位、位居长三角第20位。
迈入“十四五”,如何把科创资源“聚宝盆”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源”成为合肥包河区的头等大事。
今年1月,安徽创新馆·包河区战略合作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包河区举行。与此同时,安徽创新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也同时揭牌。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包河区获悉,安徽创新馆是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是一座集“成果展示、要素集聚、研发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场馆。安徽创新馆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新战略性平台,集聚了全省最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安徽创新馆,包河区将加快人才、资本、技术等核心要素在包河集聚,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发展动力变革。
与此同时,包河区将紧抓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契机,以安徽创新馆为载体,打造一大综合服务平台和三大专业服务平台,即线上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交易服务,构成“1+3”全链条科技服务平台体系。
“全区将全力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上述人士表示:“包河区将围绕做实科技成果转化‘主平台’、做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力’、做优科技成果转化‘好生态’。”
谋建科创湾
引领合肥发展“硬核力量”
作为滨湖科学城的核心区,安徽创新馆、科技大市场所在地,合肥包河区已经成为合肥最具科创潜力的区域。
合肥包河区的布局还在持续。今年6月, 包河区第五次党代会开幕,会议明确了包河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包河正谋划启动“滨湖科创湾”建设,通过汇聚科创、人才、平台等优势资源将之打造成为长三角示范引领的创新湖区。
滨湖科创湾建设,将打造“大湖生态示范区、产城融合标杆区、高端产业集聚地、成果转化首选地”,为包河区高质量发展聚合最强动能,也成为引领合肥发展的“硬核力量”。
据悉,包河将围绕滨湖科创湾,遵循空间规划,布局一批符合科创要素特点的高水准科创载体,建设以滨水为特色的低密度园区,形成“1+N”科创载体集群。“未来,滨湖科创湾将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强化高端产业支撑,在更高的起点构建合肥城市功能新内涵。”合肥包河区相关人士表示。
锻铸创新引擎
实现产业结构更新更优
一方面打造滨湖科创湾,锻铸创新引擎。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浪潮下,包河区也在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提速建设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抢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未来,包河将围绕现代金融、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等主导产业,加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联动接轨、配套衔接,形成“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包河鲜明标识的地标产业集群。同时,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延链补链,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提升,实现产业结构更新更优。
“未来,包河进一步整合利用国际科学交流中心、金融小镇、合工大智能研究院等环湖科创资源,着力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包河区相关人士表示。(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