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砀山县李庄镇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里,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红色种子”,用“年轻人的方式”点燃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热情,向青少年一代讲好“过去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用好红色资源,聆听不能忘却的革命故事
今年清明节,李庄镇组织学校师生800余人到李庄镇卞楼社区刘心智烈士陵园,将清明祭英烈行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学思践悟,加强革命传统和党史教育。
活动中,全体师生整齐列队、神情肃穆,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唱响国歌,认真聆听刘心智同志英勇杀敌的革命故事,并向烈士墓敬献花圈。
“今天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许多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最为感动的是为烈士默哀的那一分钟。在那一分钟里,我想了许多事情: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想着这些,我流泪了。”李庄初中团员李伸怡激动地说。
李庄初中团总支书记阚炳辉表示,学生在李庄镇烈士陵园聆听党的故事,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伟大,而且让同学们明白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努力增长知识和才干,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学生在李庄镇李园新村文化广场学习党史
讲好红色故事,追寻不能忘却的革命记忆
“七一”期间,李庄镇把党的光辉历程以及革命先烈生平事迹制作成精美展板,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浓缩于一块块展板中,按照时间节点全方位勾勒出党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在李庄镇各村文化广场、各个学校进行轮流巡展,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辖区全覆盖,确保青少年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活动中,同学们在展板面前仔细阅读革命先辈们的事迹。“今天我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多学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李庄镇机关小学五年级钱宇轩同学说。
李庄镇党史宣讲团成员、关工委主任毛成章同志表示,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同学们对党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好了解党的伟大历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展板中的六位革命先烈均是李庄镇人,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度,让学生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深一层。
上好红色课堂,坚定不能忘却的革命信仰
李庄镇创新开展“每日一课”红色课堂,每天抽出15分钟,由青年志愿者、“五老”人员以及本校教师开展党史宣讲活动,引导青少年做好新时代的红色接班人。课堂上,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课堂通过开展讲红色故事、唱革命歌谣以及党史测试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
“自从开展‘每日一课’红色课堂,让我和同学们缅怀革命先烈,认识到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是对同学们的一种鞭策和激励,我们一定会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优秀接班人。”李庄中学九年级学生阚力嘉说。
“让学生了解红色历史、体验红色情怀,激励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从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李庄初中校长赵虎表示,下一步开发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系列红色课程,加强与其他学区交流,共同打造一体化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
赓续红色血脉,牢记不能忘却的初心使命
李庄镇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青少年学生走出课堂,去镇敬老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深入到每个学生心里。
李庄初中九年级卞悯情:“在学校里老师对我们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我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敬老院,我和同学们一起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擦桌子、扫地,还有的同学为老人唱歌、跳舞,让他们感到快乐,我内心非常高兴和充实。”
“组织青少年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学史崇德的意识。”李庄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孟凡华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李庄镇将持续组织全镇青少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让全体青少年在思想上受到洗礼,种下为祖国复兴而读书的种子。(通讯员 李艳龙 唐恒浩)(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