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砀山县各基层团组织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里,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红色种子”,用“年轻人的方式”点燃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热情,向青少年一代讲好“过去的故事”。
用好红色资源,聆听不能忘却的革命故事。一个英雄,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今年清明节期间,李庄镇团委组织部分学校师生800余人来到李庄镇卞楼社区刘心智烈士陵园,将清明祭英烈行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学思践悟,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教育。9月28日,团县委组织砀山师范附属小学20余名少先队员小记者走进孟宪琛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采风活动。
砀师附小少先队员走进孟宪琛故居开展主题队日活动
李庄初中团员李伸怡激动地说:“今天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最感动的是为烈士默哀的那一分钟。那一分钟里,我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
李庄初中团总支书记阚炳辉表示,学生在李庄镇烈士陵园聆听党的故事,了解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努力增长知识和才干,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讲好红色故事,追寻不能忘却的革命记忆。党的历史就是一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各镇(园区)团(工)委把党的光辉历程以及革命先烈生平事迹制作成精美展板,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浓缩于一块块展板中,按照时间节点全方位勾勒出党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在各村文化广场、各学校轮流巡展,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辖区全覆盖,使青少年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同学们在展板面前仔细阅读,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同学。“今天我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多学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李庄镇机关小学五年级少先队员钱宇轩说。
少先队员们通过展板学习了解党史知识
李庄镇党史宣讲团成员毛成章表示,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同学们更深刻了解党史,了解党的伟大历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展板中的六位革命先烈均是李庄镇人,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度,让学生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深一层。
上好红色课堂,坚定不能忘却的革命信仰。砀山县创新开展“每日一课”红色课堂,每天抽出15分钟,由青年志愿者、“五老”人员以及本校教师开展党史宣讲活动,引导青少年做好新时代的红色接班人。课堂上,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课堂通过开展讲红色故事、唱革命歌谣以及党史测试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
砀山县青年党史宣讲团走进基层小学
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少校队员自主编排党史课本剧《十六年前的回忆》,展现李大钊1927年4月遇难前后的经过。通过这样等各种形式的党史学习,少先队员们受益匪浅,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厚植爱党情怀,同时还能再现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革命瞬间,重温共产党人走过的光辉历程。
砀山县“团团红色课堂”走进砀城第一小学
“开展‘每日一课’红色课堂,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认识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是对同学们的一种鞭策和激励,我们一定会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优秀接班人。”九年级少先队员阚力嘉说。
“让学生了解红色历史、体验红色情怀,可以激励他们从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唐寨镇团委书记王敏深有感触地说。
赓续红色血脉,牢记不能忘却的初心使命。知识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砀山县各基层团组织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青少年学生走出课堂,去敬老院、光荣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深入到每个少先队员心里。
砀城一小少先队员走进光荣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砀城一小六年级少先队员陈佳欣说:“老师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我也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光荣院,我和同学们一起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擦桌子、扫地,还有的同学为老人唱歌、跳舞,让他们感到快乐,我内心非常高兴和充实,我和同学也约好,以后要常来。”
下一步,砀山县将持续组织青少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让全体青少年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推动红色精神传承。(通讯员 李艳龙 张铎 唐恒浩)(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