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整治“窗口”微腐败 提升群众幸福感
来源: 刘站 2021-11-08 09:28:04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请问您刚刚在窗口办理业务用了多长时间,窗口人员服务态度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黄牛’、‘中介’收费帮办的情况……”这是泗县纪委监委整治“窗口腐败”督查组对几家服务窗口单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时的一幕。

“窗口腐败”发生在国家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破坏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为从思想上、行动上杜绝“蝇贪”“微腐”,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窗口的工作效能,10月下旬以来,泗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县六纪办将“窗口腐败”问题纳入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窗口单位,围绕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纪律作风等方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压实主责凝合力。县纪委监委要求各窗口单位党委(党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窗口腐败”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督查组成员细化职责分工,健全制度机制,延伸监督触角,促进监督精准化、规范化。协调县直窗口单位、各镇政务服务中心立足职责定位、紧盯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和容易滋生腐败的廉洁风险点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靶向纠治击要害。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机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重点针对民政、公安、社保、合作医疗等服务窗口,查看群众办理业务情况,“一次性告知”履行情况,严查窗口工作人员消极应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刁难群众等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推动窗口部门展现良好精神风貌。

抓实整改促完善。专项督查中注重“抓早抓小”,强化警示教育,经常对窗口工作人员“咬耳扯袖”,将谈话函询作为践行“第一种形态”的有力抓手,着力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全程督促推动问题整改。并通过实地走访基层群众和企业等服务对象,深入了解事项办结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督促各窗口单位建立“好中差”评价机制,接受群众意见建议,努力达到廉洁高效、办事规范、群众满意的目标。

截至目前,泗县已开展督查20余次,窗口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县纪委监委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权限规范透明运行,更好方便群众办事、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通讯员 刘站)(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