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紧紧扭住退职村干管理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注重打破“舒适圈”、精准挖潜力、放手压担子,进一步用好用活退职村干资源,让“退二线”的村干部在“一线”服务高刘经济社会发展。
破解“三个难点”,激活管理机制
该街道通过破解“政策法规、心理认知、管理主体”三个难点问题,实现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效能提高、资源配置升级。高刘街道立足换届之年,辖区退职村干群体日益增大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的现状,建立“街道统筹安排+组织建库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岗位日常管理”的分级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管理权限和岗位职责,让退职村干管理有据可依、规范高效。与退职村干建立定期谈话制度深入交流沟通,及时了解退职村干思想上生活上的困难,有效克服“有职无权”的失落感,最大程度帮助解决困难,使他们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尽快适应新老角色转换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同时利用退职村干资源优势,结合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特点,让退职村干在关键岗位上敢于使用、愿意使用、大胆使用,对那些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干事创业的给予应有的鼓励与尊重,让他们能放开手脚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严格教育、规范管理、敢于逗硬,不放任自流,不让其成为不受组织约束的“自由人”。
搭建“三个平台”,激发干部优势
高刘街道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依人设岗、依岗定责,通过搭建“参与中心工作、传帮带年轻村干、发挥优势特长”三个平台,有效拓展退职村干的工作空间。结合退职村干专业背景、任职经历、个人特点等情况,统筹选派36名退职村干组成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重点项目推进等11个攻坚组,参与高刘重点项目工作推进,实现中心工作落地落实和退职村干的作用发挥“两手硬”。及时建立“1+N”传帮带制度,利用退职村干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特点,每人联系多名辖区年轻村干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引导年轻人快速成长。同时注重发挥退职村干的经验优势和专业优势,安排联系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组织开展专题会议,为解决高刘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谋划策,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突出“两个维度”,激扬干事热情
高刘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系统谋划、综合施策,通过突出“政治激励、监督管理”两个维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对统筹抽调参与中心工作的退职村干,街道组织部门对其实行考核,对工作实绩好、群众公认度高且符合评优条件的退职村干,每年进行评优给予嘉奖。同时将退职村干与其他在职村干共同管理,纳入纪律监管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内容,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对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履行岗位职责和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不到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从严处理。(通讯员 陈佳佳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