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套行政村位于萧县杨楼镇北部9公里处,北邻铜山县,萧铜公里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路套行政村下辖3个党支部,5个自然村,总人口1190户3850人,其中党员70名,全村耕地面积5260亩。
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路套行政村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我县“集土地,请人种”的振兴措施,依托田地、气候、水质等自然资源优势,确定了特色水稻种植的发展道路。近年来,该村经过多次实地勘查,路套自然村的北部地块地势低洼,雨季天气容易积水,全年只能收种一季冬麦,适合种植水稻作物,于是该村因地制宜,集约土地300亩,其中水稻种植约200亩,亩产达到了1300斤。
稳步发展,助推集体经济增长
2018年以前,路套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事业、提高服务群众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原来软弱涣散的路套村,当年村集体经济便达到了5万元,今年更是有望达到50万元以上。
立足脚下,带动村民奔小康
路套自然村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法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可根据气候变化改变生殖特征,便于寻找更适合的配对组合,在保持口感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杂交水稻的培育便利性和亩产量。据悉,路套自然村今年的水稻产量达130吨,预计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50万元。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带动周边40多名群众就地务工,有效增加群众务工收近8万元。
在未来的规划中,路套行政村将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制度运行,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进步,积极寻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通讯员 王加启)(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