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发职业技能培训活力
来源: 代克 2021-11-16 10:18:15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今年以来,萧县人社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旨在将权利和责任放下去,把监管和服务担起来,通过理顺工作思路、加快职能转变、提升监管实效、优化服务质量“四措并举”,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发挥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作用,帮助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稳生产、促提升,进一步激发职业技能培训活力。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理顺工作思路。萧县人社局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牢记为民宗旨,践行初心使命,聚焦聚力办实事,用心用情解民忧,完善服务群众长效工作机制,将群众观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充分借助“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精准为企业组织开展送服务活动,广泛宣传惠企利企政策,企业视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自愿申报培训项目,在申报项目过程中当好企业向导、做好业务指导,把服务企业落到实处。截至目前,萧县2021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5期、201个班次,涵盖全县8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及就业培训定点机构、59家企业主体下的41个培训项目,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项目也极大地提升了培训主体的积极性和群众的可选择性。

二是简化报批流程,加快职能转变。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联系,简化培训申请审核流程,缩短培训报批时限。培训申请由“繁”到“简”,申报资料合二为一,删减学员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培训总结等材料,合同书复印件替换为劳动合同花名册……培训申请材料精简幅度达三成以上,使得申报更便利、审核更快捷,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培训审批时间,减轻了培训工作量、降低了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成本,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培训机构、企业可以通过口头、电话等快捷方式向人社部门申请“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账号,培训开班申请、学员信息、日常签到、培训日等申报材料按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填报,原则上实行无纸化申报。完成规定学时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登录培训系统查询个人证书信息,并可自助下载、打印培训证书,大幅提升了人民群众办事的幸福感、获得感、体验感。

三是规范过程管理,提升监管实效。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围绕上年度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点、难点,出台《萧县2021年技能培训提升(脱贫稳就业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方案》(萧人社秘〔2021〕4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萧人社秘〔2021〕43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签订定点机构委托培训协议书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目标责任书,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健全培训监管制度体系。着眼责任落实,对培训开班、培训实施情况等过程开展常态巡查,有序、有效、有力推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用好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鼓励有条件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有序开展线上培训,对培训机构(企业)信息、师资情况、实施过程全程监管,实现培训信息可查询,过程可追溯,进一步提升监管实效。

四是树立群众导向,优化服务质量。将培训项目清单、培训实施程序、培训效果、补贴领取及就业服务等群众密切关注的事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依托互联网平台,在官方网站及时发布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清单、机构信息、政策文件,方便群众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培训过程中加强学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安全生产等内容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加大对家政、养老、育幼、装饰设计、电焊等相关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2021年上述工种就业技能培训人员1614人次,占就业技能培训总人数的比重超过70%。通过培训机构,架起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定期开展回访工作,调查了解学员的培训效果、补贴领取情况,确保培训实效,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同时联合培训机构开展就业指导帮扶,进一步发挥提升行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讯员 代克)(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