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民心工程。近年来,泗县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将文化墙作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文明乡风,建设社会主义乡村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组织各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底蕴,精心绘制文化墙,着力营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社会美德的浓厚文化气息。
省级美丽乡村——泗县草庙镇贺礼园中心村,集中连片的两层半徽派式风格楼房擘画出一幅风景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目前,全县已有13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成文化墙,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部分村组文化墙正在建设之中。文化墙包含各类绘画、书法、标语、诗词,其中以绘画最多,内容涵盖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山川美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农家院落,质朴、典雅、秀美,内容丰富多样,画面多姿多彩。
长沟镇洋城湖村将古运河文化“泗洲八景”中的“汴河晴波”、“洋城春色”、“阴陵夜月”三个历史美景入画上墙,在古运河边建起了古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在新建的绿草荫荫、绿波荡漾、干净整洁的农民活动中心区域绘制了多幅新旧“二十四孝图”壁画,向年轻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孝文化”,弘扬社会美德。
屏山镇屏东村以大幅壁画刻画了经典美丽的“泗洲戏”旦角造型,将“泗洲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传承。
走进山头镇大柏村,一系列色彩亮丽、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宣传画映入眼帘,画面形象生动,内容通俗易懂,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还让群众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含义,在潜移默化中释放着正能量,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采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漫画等形式,让精彩的文化墙扮靓了美丽乡村。
为使文化墙更具当地特色、更加贴近生活,除统一制作外,各地还请村民自己创作文化墙,创绘人员主要以当地群众、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校师生等为主。他们来自农村,生活在农民之间,有书画功底,热心宣传工作,大大增加了村民参与宣传的积极性,效果也更加突出。
为避免创造质量不高、宣传口径不统一,泗县在绘制内容和形式上严格把关,坚决避免出现违背政策法规、脱离风俗习惯、影响和谐团结的语言和图画,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理论,把各项工作与文化墙统筹起来,让其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真正发挥了文化墙陶冶群众情操,提升乡村形象的作用,让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更有“文化味儿”。(通讯员 刘健 姚森)(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