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街道学党史办实事办好“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来源: 2021-11-23 15:42:31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民生工程是一项切实保护公民权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所采取的一系列惠民政策。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上下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高潮。根据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制定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要求,南关街道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在埇桥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南关街道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惠民补贴、街巷改造、邻里广场、生态停车场、全力推进“幸福养老”工程建设等,在惠民生、保发展、促稳定中,努力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目标任务。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压实责任,严明纪律。区民生工程会议结束后,南关街道及时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学习民生工程的相关政策,回顾上年民生工作的落实情况,成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严格按政策按程序办事,按时报送材料严禁推诿扯皮。

强化措施,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建立工作机制。在街道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基础上按照各项民生工程性质和涉及部门成立单项领导小组,真正形成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落实、上下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统筹安排,分解目标。由街道民生办牵头会同相关单位明确街道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量化指标、落实责任人,让实施部门明确项目和各项工作内容。各单位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根据项目内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每月以书面形式将进度如实上报街道民生工程领导小组。严格民生工程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财政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各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随时接受监督检查。加大宣传项目公开的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生工程。

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真正让资金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文件精神,遵循社会救助与劳动自救相结合的原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实事求是的工作方针,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户手中,为真正做好此项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突出工作重点,定期跟踪检查保障对象家庭变化情况,形成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截至今年10月南关街道纳入城镇低保411户、679人,月发放保障金319608。全部社会化发放,切实保障了我街道辖区内贫困居民基本生活权益,对保证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真正让资金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

根据《宿州市城区最低收入家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为低保户、无房户提供住房补贴,对辖区享受公租房补贴户进行审核。截至今年10月份,享受补贴共计94户,177人,月发放租房补贴25040元,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

以人为本,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落实党对老年人优惠政策,截止2021年9月已享受高龄补贴953人,月发放保障金29100,10月新增高龄补贴10人。百岁老人已享受5人,月发放保障金1000,加大助老帮困力度,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做到认真摸底、精心排查、严格审核、及时上报。

进一步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制度,做到制度全面覆盖,应补尽补,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严格按照要求审核上报,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补贴对象死亡或迁出的、困难程度变不再符合相应条件的,经治疗或康复训练后残疾程度减轻达到重残标准的,及时停发补贴。截至2021年10月份,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376人,月发放补贴22560元。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13人,月发放补贴14720元。

为保障孤儿健康成长,切实维护孤儿基本生活权益,南关街道定期走访慰问,走访中与孤儿及其监护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他们基本生活、生活环境、就学、医疗保障等情况。同时,向他们宣传儿童保护政策。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并叮嘱他们遇到问题及时与我们沟通衔接。截至2021年10月份享受孤儿补助4人,月发放补贴4400元。

全力推进“幸福养老”工程建设,力争为老年人营造最美的夕阳红。为使辖区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南关街道扎实开展老年实事项目。采取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方式,持续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全天为老年人开放,提供休闲、健身、娱乐和康复于一体的服务。为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设置日间照料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区域,把养老阵地建成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以“老年食堂”“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娱乐中心”等3个集中服务主题为切入点,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免费健康讲座、免费理发、文娱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提供上门服务,使老年人更幸福欢乐。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增设4张社区养老照料床位,开展“日间照料、全托养老、临时托老”等服务,实现了“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同时,配备2名服务管理人员,20余名志愿服务人员,开展志愿服务40余次。丰富活动载体,激活生活“精神气”。

同时采用医养结合的方式,每周提供医疗服务,成立各类兴趣小组,不定期组织开展健身锻炼、大型文艺汇演。设置空巢老人“生活管家”,开设老年食堂,提供助餐服务。定期组织党员进社区,为老人带来医疗、文体、党建等服务。同时,定期组织文艺队为老年人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慰问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发放惠民补贴59批次,发放金额838419.6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形式安全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实施街巷改造工程11个,为南关街道双徐路提升改造工程、淮海社区街巷改造工程、万里社区(劳动巷)街巷改造工程、军干巷东西路改造工程、锦绣巷改造工程、芳园四巷改造工程、锦绣一巷及支巷改造工程、南园社区(锦绣西巷、淮河西一巷)街巷改造工程、恒馨社区(交通巷四小巷、市商业局宿舍南北巷、芦庄一巷东段)街巷改造工程、双徐路支线杆线迁移工程、香港装饰城、玉生街商铺顶楼防水工程,审定资金636.73万元;实施邻里广场工程2个,为煤电社区邻里广场工程、观园社区邻里广场工程,审定资金89.02万元;生态停车场1个,为观园社区邻里广场停车场,审定资金47.87万元,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进各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群众的人居环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下一步,南关街道将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加大民生工程的工作宣传力度,思想认识再提高,加强领导力量以及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凝聚合力,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实施,同时进一步优化民生管理方式,认真总结提炼民生工作典型,大力宣传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提高民生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影响力。以史明心,思想为先,志在实处,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