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涡阳县丹城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通过抓党建、兴组织、强产业、引人才、美生态、育文明,将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全链条,以党建高质量引导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主动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切实办好让人民大众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兴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坚持以筑强组织战斗堡垒、强化组织队伍建设作为振兴组织的有效抓手。以推进“五星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创建活动为契机,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积极推动各村党支部“组织制度、组织生活、党员管理、信息台账、活动阵地”五个标准化工程落地生根。落实农村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制度,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党群共富等实践活动,着力把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主心骨”。
强产业,点燃乡村振兴“新动能”。今年以来,丹城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党建+产业致富”新举措,围绕“工业为先、农业并重”的总体工作思路,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多方位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着力打造葡萄、无花果种植产业示范片带建设。将葡萄、无花果种植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采取“产业联合、资源联通、效益联享”模式,抓葡萄、无花果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全力打造两个百亩葡萄、无花果示范基地建设。
引人才,注入乡村振兴“源动力”。丹城镇全力实施“挖掘+培育”计划,按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等分类,建立人才库数据,共挖掘“土人才”、“田秀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共计60名,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充分利用镇党委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平台,对驻村干部、党员干部、技能人才等200余人次开展思想政治、乡村振兴、业务技能提升等主题培训,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能量。
美生态,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丹城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绿色生态为支撑点,持续深入打造宜居宜业绿色家园。一是在改善卫生环境上下“苦功夫”。广泛开展镇容镇貌整治行动,实行全镇范围环境清洁行动包保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成镇区垃圾中转站,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以“村规民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打造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持续巩固和扩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育文明,镌刻乡村振兴“新风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扩大移风易俗成果,切实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及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法律援助、爱心慰问、教育助学、知识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
“组织引领”集聚党群合力,“聚指成拳”共促乡村振兴。丹城镇将继续发挥党组织“火车头”和党员“主心骨”作用,坚持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产业发展为核心,强力点燃党建引领引擎,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篇章,全力推进丹城镇高质量发展迈进新台阶。(司华平)